【大会报告】沈华浩教授:早诊早治胸闷变异性哮喘
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青委会
4月23日,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在大会特邀报告中,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哮喘学组组长沈华浩教授以“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和诊治研究现状”为主题,详细阐述了胸闷变异型哮喘的发现过程和诊治研究现状。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由沈华浩教授等人提出的一种新型哮喘临床表型,以胸闷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症状,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意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沈华浩教授发表了首个胸闷变异性哮喘全国多中心研究,为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案提供了询证医学依据。同时特别提出,对于胸闷病人,除了需要考虑心脏疾病和心理疾病外,还需要鉴别是否为哮喘的临床新思维。
沈教授通过对一例以“反复胸闷、持续搓胸2年,伴卧床、下肢不能行走1年”为主诉的“怪病”患者的诊疗,发现其肺功能异常和小气道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了对胸闷为主要表现的哮喘的思考,提出了“胸闷变异型哮喘”这个全新的诊断。
沈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四个科学问题:1、胸闷为唯一临床表现是否为哮喘新的类型?2、胸闷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征和机制有何异同?3、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探索:遵循典型哮喘治疗是否有效?4、胸闷变异性哮喘在哮喘早诊、早治中的价值和预后?同时通过临床试验对其进行相应的解答。
沈教授指出,胸闷为唯一临床表现是哮喘新的类型;其与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型不同,但其发病机制相似,均由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所介导;典型哮喘治疗方案对其有效;哮喘早诊早治有赖于对不典型哮喘的早期诊断。沈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及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沈教授的报告呈现了一个精彩的由临床问题引发的创新思维的全过程,值得广大医师学习借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大会报告】李时悦:介入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成为新热门
在开幕式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时悦教授从疫情下介入呼吸病学开展、冷冻活检、介入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以及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 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
2021-04-24 -
new【大会报告】沈华浩教授:早诊早治胸闷变异性哮喘
4月23日,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在大会特邀报告中,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哮喘学组组长沈华浩教授 以“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和诊治研究现状”为主题,详细阐述
2021-04-24 -
new【大会报告】瞿介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有治疗肺部疾病潜力
4 月 23 日, 在 第 五 届东方学术呼吸病学术会议 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 带来了《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治疗难治性肺部疾病和损伤的现状与展望》 报告 。
2021-04-24 -
new【回顾报道】肺癌论坛会前会:从靶向到免疫,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上海肺癌实践病例真实世界报告
4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肺癌论坛会前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21-04-24
-
【即时报道】青年论坛:临床思维 答疑解惑
2021-04-24 -
【大会报告】沈华浩教授:早诊早治胸闷变异性哮喘
2021-04-24 -
【回顾报道】肺癌论坛会前会:从靶向到免疫,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上海肺癌实践病例真实世界报告
2021-04-24 -
【大会报告】瞿介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有治疗肺部疾病潜力
2021-04-24 -
【大会报告】李时悦:介入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成为新热门
2021-04-24 -
【即时报道】基层联盟论坛:积极推进基层呼吸规建,当好健康呼吸守门人
2021-04-24 -
【回顾报道】介入论坛:开拓、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