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报告】李时悦:介入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成为新热门
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青委会
4月23日,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在开幕式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时悦教授从疫情下介入呼吸病学开展、冷冻活检、介入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以及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支气管镜对诊疗新冠肺炎有一定必要性,在诊断方面独具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介入呼吸病学操作与患者密切接触,疫情及后疫情阶段开展工作具有较高感染风险,因此需要有科学的指引和规范。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时须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相关标准,中国最早建立操作指引及具体流程,为后疫情时代的呼吸介入诊疗提供了规范。
冷冻活检肺活检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引起众多呼吸介入学者关注,多中心的研究表明,冷冻活检肺活检技术在胸膜疾病、间质性肺病等方面可以极大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同时,在间质性肺病冷冻活检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在我国人群中占有极大比例。介入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也成为新的热门领域。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LD组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主要研究终点TLD组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另有研究表明,BT治疗可以降低哮喘严重发作,其效果可以持续10年或10年以上。因此,BT治疗可以推荐作为哮喘治疗的一种非药物、长效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充分的药物治疗仍然无法控制的哮喘患者或者对于生物制剂无应答的患者。
2019年,呼吸介入学者开展了首例机器人辅助导航支气管镜系统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支气管镜机器人成功抵达96.6%的结节,并取活检。2021年,一项纳入54例外周肺结节患者在机器人辅助下行EBUS-TBNA检查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发表于CHEST杂志。最令人欣喜的是,在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咽拭子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时悦教授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证实,人工智能咽拭子机器人病原学的发现率与人工采集达95%的一致率。
李时悦教授表示,小气道、肺外周病变是介入呼吸病学关注的重点,智能化、机器人辅助的介入诊断发展迅速,是介入呼吸病学发展方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大会报告】李时悦:介入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成为新热门
在开幕式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时悦教授从疫情下介入呼吸病学开展、冷冻活检、介入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以及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 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
2021-04-24 -
new【大会报告】沈华浩教授:早诊早治胸闷变异性哮喘
4月23日,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在大会特邀报告中,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哮喘学组组长沈华浩教授 以“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和诊治研究现状”为主题,详细阐述
2021-04-24 -
new【大会报告】瞿介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有治疗肺部疾病潜力
4 月 23 日, 在 第 五 届东方学术呼吸病学术会议 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 带来了《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治疗难治性肺部疾病和损伤的现状与展望》 报告 。
2021-04-24 -
new【回顾报道】肺癌论坛会前会:从靶向到免疫,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上海肺癌实践病例真实世界报告
4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肺癌论坛会前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21-04-24
-
【即时报道】青年论坛:临床思维 答疑解惑
2021-04-24 -
【大会报告】沈华浩教授:早诊早治胸闷变异性哮喘
2021-04-24 -
【回顾报道】肺癌论坛会前会:从靶向到免疫,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上海肺癌实践病例真实世界报告
2021-04-24 -
【大会报告】瞿介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有治疗肺部疾病潜力
2021-04-24 -
【大会报告】李时悦:介入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成为新热门
2021-04-24 -
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召开!提升基层呼吸病防治能力 构筑全方位呼吸病防控体系
2021-04-24 -
【即时报道】基层联盟论坛:积极推进基层呼吸规建,当好健康呼吸守门人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