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学勤:面朝大海 春华秋实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洪瑞麟 )东海之滨,有一座被誉为“高颜值生态花园”的城市——厦门。作为“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健全的医学服务不可或缺。陈学勤,医学博士,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以医者的理性与果决,学者的深邃与严谨,女性的细腻与敏锐,和诸多同仁一道,面朝大海,以人民健康为使命,默默贡献出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守护着这座海上花园城市的岁月静好。东风浩荡,这里已是枝繁叶茂、繁花似锦,妆点着鹭岛的无边春色。
推动优势学科深耕广种
作为分管科研教学与学科建设、人才工作的副院长,陈学勤积极践行,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朝着研究型医院的战略目标踔厉奋发。
医院的规划愿景是建立起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结合紧密、转化医学机制完善、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疑难重症诊治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现代化医院。在全院周密部署下,陈学勤秉承“科技强院、教学兴院”的方针,坚持“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保障基础、加强应用”的学科建设路径,在已有基础上,整合优质资源,以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为抓手,集中优势打造出一个个高峰学科群。
2021年医院先后获批脑科疾病、产科、慢性肾小球肾病3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市级拔尖专科;15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11个学科多次入围“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百强榜。学科建设蓬勃发展,质量、数量、势能都更上层楼。
陈学勤副院长在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上介绍医院学科建设经验
“提升实力,没有脚踏实地地夯实基础,目标就是空中楼阁。实力的‘实’,是现实、实事、落实、实打实;‘力’,就是人力、物力、心力,进而形成竞争力,自然就名至实归!”陈学勤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她积极沟通,多次调研厦大学术机构,登门拜访科技领军人才,组织研讨、对接项目,切合实际地从管理机制上努力创新,推动基础和临床研究相结合,让医、药、工、信融合无间,组建起多学科高水平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建设临床医学研究院与厦门市细胞治疗研究中心,辐射并服务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一体化。同时,她不断总结经验成果,推陈出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带动全局发展。
医院药物与器械临床试验工作也需要常抓不懈。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重视新药与医疗器械研发,想方设法激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医院构建了国际化药物临床研究体系,建立临床试验中心化运行体系和集中式伦理审查平台统筹管理。
2021年医院在全国GCP机构量值中排名46,省内第一;新获批专利136项,6项专利成功实现转化;近2年每年均有200多篇高水平的SCI文章发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与资助金额屡创新高,领衔厦门市,位居福建省前列;全院上下,踊跃创新的积极氛围愈加浓厚。
重视人才打造高素质团队
“‘实力’的‘实’字以人为核心,宝盖头是家,家里有领头人,带着力往一处使,所以才会有实力!”陈学勤深知“以人为本,聚才用之”是个关键节点。在“人才强院”战略指导下,她深入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摸清厦门大学及兄弟医院的研究平台与科技人才资源情况,有的放矢,努力改善人才的发展生态,增强凝聚合力、激发创新能力,为医院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2021年首批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系与血液病学系落户在医院,10位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信息科学、化学化工领域著名的专家以及核心骨干签约成为特聘PI,联合攻关。“这才仅仅是开始。大家一起总结、升华经验,下一个就事半功倍了!”她又奔波在新的一批学系新专业组建布局、强化突破的新征途上。
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医院发展的加速驱动力。陈学勤多措并举,积极联络,助力引进海内外医学领军人才及团队,优化高层次人才建设路径;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和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建立健全遴选、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与多学科交叉人才的体制与机制;实行人才动态管理,为医院发展提供永续活力。
目前医院高层次人才量位居全市卫生系统第一名;博士后工作站被评为2020年国家人社部优秀站点,在站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创新人才支持的比例高达50%,一名博士后还获得了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融汇中医传承创新全面发展
作为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牵头人,陈学勤深入体会国家发展战略,敏锐地洞察到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继承发展、开拓创新的方向和机遇,对发挥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形成独到见解,并有条不紊地付诸实践。
陈学勤副院长(后排右二)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总结会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工作示范单位,建有国家级及省级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积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传承人才与中西医结合队伍。陈学勤充分发挥集团化运营的优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辨证论治”,在原有基础上,有目的性地打造多院区不同的中医学科特色。
比如总院的中西医结合肿瘤、糖尿病、老年病;思明分院的中医皮肤美容、骨伤;杏林分院新冠定点救治的中医疫病攻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治未病、针灸推拿康复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中医药特色服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陈学勤积极投身中医药临床与科研教学工作,努力探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述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依据,多篇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主流医学期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院第一时间成立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中医药参与救治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医专家组,出台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方案、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对接国家省市中医专家,组织实施个体化中医诊疗,一人一方,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百分百。同时她还组织医院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总书记指示中医需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我的体会是,这也是医学管理的宗旨所在!”
身体力行、精勤不倦,陈学勤从传统医学之路走来,与队友们一道,步履生风地向新时代奋进。他们的面前,海阔天空,杏林春暖。
陈学勤副院长开展教学门诊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new陕西宝鸡市陇县:眷恋这片热土——温水镇坪头村乡村医生郝松柏
2025-04-17 -
new白衣执甲坚守初心 医者匠心创新前行 ——记晋中市医师实践创新十大案例获得者许建坤
2025-04-17 -
04-082025
胡运韬:以“最美三重奏”谱写眼科医学的光明乐章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