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0岁以上卒中患病率为2%
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文化低者更甚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刘远立教授和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等研究发现,2002-2013年,我国40岁人群的卒中患病率和发生率快速增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卒中死亡率无明显变化。(Neurology. 2017,89:1)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卒中总体患病率为2.06%,其中9.4%为出血性卒中,74.3%为缺血性卒中。
按照人口学因素分层,卒中粗患病率在男性中显著高于女性(2.68%与2.18%),农村人群高于城市人群(2.49%与2.33%),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者高于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者(3.01%与2.10%)。
此外,卒中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并在70~74岁人群中达到最高(4.99%)。
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生卒中的最强有力危险因素是高血压(OR=4.30)和卒中家族史(OR=3.30),其次是血脂异常、房颤、糖尿病、体力活动不足、吸烟和超重/肥胖。
就卒中的人群归因危险度而言,高血压(53.2%)、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和体力活动不足是最主要的4项危险因素。
研究者对2002-2013年卒中发生率趋势的分析显示,40~74岁人群的首发卒中发病率稳步增长,从189/10万人增至379/10万人,总体年增长率为8.3%。
同时,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长,分别从174/10万人和16/10万人增至335/10万人和44/10万人。
男性和女性卒中发生率同样稳步增长,分别从231/10万人和147/10万人增至436/10万人和321/10万人。然而,卒中发病率的男女比例显现出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1.57降至2013年的1.36,表明女性增长更快。
此外,农村和城市人群的总卒中发病率也显著增长,但农村增长更快。卒中发病率的城市农村比率从2002年的0.96降至2013年的0.89。
但与卒中发病率升高不同,40~74岁人群的卒中死亡率在研究期间未发生明显变化,2002年和2013年均为124/10万人。
研究者表示,我国卒中患病率高且首发卒中发病率的快速增长,这强调了对卒中一级预防投入更多努力的重要性。而且,应针对该研究中发现的卒中首要危险因素采取人群和个体层面上的干预措施,从而阻止我国卒中负担在未来几十年的继续增长。
研究纳入2013年和2014年中国国家卒中筛查调查(CNSSS)数据库1292 010例40岁以上成年人中31 188例卒中患者的数据,回顾性评价了2002-2013年中国公共卫生统计学年鉴中12 526例首发卒中患者以及卒中死亡的数据。
图1 我国现有卒中统计数据的回顾与比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