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当48小时核酸结果成为生活必需品,我更关心给我做检测的都是什么人?

时间:2022-05-18 01:01:59来源:未知作者:刘则伯 阅读: 90874
5月初,北京要求进入写字楼、事业单位、公园等地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除北京之外,上海、深圳等将近20个城市,也先后推出类似规定。

 
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大城市建立15分钟步行核酸圈

至此,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何构建核酸常态化检测队伍,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
 
核酸采检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医院抽调,另一类则为民营企业招聘。
 
在疫情来临之前,医院并没有专门负责核酸检测的人员,主要是安排各个科室人员临时负责,常态化核酸检测实施后,如果完全依靠医院分派医护人员负责,这项工作恐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日常诊疗工作繁重,大量抽调医护人员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是否会使本就繁重的日常诊疗工作百上加斤,长期超负荷运转,是否会导致正常诊疗受到影响,也值得关注。
 
因此,吸纳社会力量构建核酸常态化检测队伍是大势所趋,目前,多地已开始紧急招募核酸检测人员,上海等地甚至不惜开出日薪千元的优厚条件。

则伯1.png
 
据某招聘软件显示,北京地区民营企业招聘核酸检测、采样人员,普遍月薪可到达1万元。医师报记者和部分企业HR沟通发现,大多企业要求核酸检测员、核酸采样员要有相关从业经历,要有执业资格证。急速扩张之下,相关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有完善的抽检制度,是否可以严格执行防疫制度,是否可以胜任工作仍是未知数。
 
核酸检测信息录入人员的招聘要求更为简单,对学历没有任何要求,只要会用手机,会录入信息即可。
 
当前,核酸采检人员需求量激增,但用人单位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员招聘一定要与专业化的培训和有效地管理监督机制相配套,才能让核酸检测工作行之有效,同时更要避免涌入人员鱼龙混杂。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正确的检测结果,可以尽早发现传染源并从源头上控制住疫情传播,是新冠疫情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由众多核酸采检人员及相关志愿者构成,筑牢疫情“防线”,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核酸检测关乎国民生命安全的健康,如何快速构建核酸常态化检测队伍,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早在两年前,国家把核酸检测员纳入新增职业,并调整防疫员、消毒员等工种上升为职业。今年初,河南计划完成5万名核酸检测相关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并制定了具体培训要求。随着国家提出在大城市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计划,可以预见未来核酸检测、核酸采样、消杀等人员需求猛增。

 

在此,笔者建议:

 

1.尽快制定统一标准,设立评价考核机构,开展相关培训考核。

 

2.统筹推进培训、评价,强化全过程监管。

 

3.对培训后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纳入志愿者队伍优选对象。

 

4.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成果转化,编写相关教材、操作手册等,供社会各方使用,服务全民防疫抗疫。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