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26天奋战! 中日友好医院支援北京地坛医院医疗队 圆满完成任务

时间:2022-06-07 17:14:40来源:未知作者:中日友好医院 阅读: 173657

6月6日凌晨,中日友好医院支援北京地坛医院医疗队队员黄可、汪伟、朱梅、董丽、尹彦然、张亚男、叶岑雪结束最后一轮值班,在夜色中离开地坛医院应急隔离区。至此,中日医院支援北京地坛医院第一医疗队(以下称医疗队)经过26日连续奋战,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1654593503689019.png

医疗组汪伟、黄可与地坛医院团队夜班医生交接工作


1654593565397502.jpg

66日凌晨,护理组队员顺利完成最后一个夜班任务

 

白衣逆行 助力“动态清零”


2022年5月11日医疗队一行42人(5.16增加至48人)带着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和院领导的指示与嘱托、全院同事们的关注与期盼,以及亲朋好友乃至人民的希望,来到地坛医院支援抗疫。此时正是北京抗疫的关键时刻。经过高效有序的交接协调、磨合理顺,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应急隔离病区西六区和ICU小组。截止6月6日凌晨2点,医疗队共收治新入患者32人(含15名ICU患者),转科患者4人(全部为ICU患者);出院患者44人,转出3人。截至6月6日,病区有患者16人,包括ICU组12人,非ICU组4人。如期实现安全救治危重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在与地坛医院各级工作人员长达26天的战斗岁月中并肩作战,共同迎来了北京疫情控制局势持续向好的胜利转折点,这一天也是北京市堂食重新开放、学生分批返校的第一天。


精诚合作 共筑“健康堡垒”


在了解到在本次疫情中地坛医院应急隔离病区收治病人以老年人为主,基础疾病较多的基本情况后,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医院在组建医疗队之初,多次强调以医院感染防控和救治危重症患者为第一要务。医疗队领队郭丽萍主任医师长期、多次出入疫区,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为了更好地突出危重症救治和原发基础病控制,此次地坛医疗队派出的医护人员以呼吸与危重症、SICU、神经内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团队为主,同时为了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还特地安排了中医专家,由易丽副主任医师任医疗组组长、李得民副主任医师任医疗组副组长;石玉慧主管护师任护理组组长,倪润红主管护师任护理组副组长。


为了保证工作的规范和质量,医疗队结合应急隔离区工作实践组织完成工作制度汇编,包括医疗组排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制度、ICU患者转入转出制度,护理组各级人员工作岗位职责、分级护理规范和三级护理质控、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护理常规,后勤组病房保洁工作制度等等。医疗队接管的六病区也成为了地坛医院应急隔离区的定心丸,只要经地坛医院新冠疫情防控专家组讨论确定转诊的危重病例,在领队协调下,医疗队各组间密切配合,从医疗组、护理组到后勤组所有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全力收治。在这25个日夜里,我们的队员照顾过92岁的老爷爷,也安抚过6月龄的小婴孩;曾凌晨收治脑出血的老年患者并值守病床旁,也在深夜上机曾为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患者完成血液透析治疗。


中日医疗队展现出了国家级综合医院的技术专业性和职业担当,与地坛医院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共同筑起了医疗救治疫情防控的坚强壁垒。


1654593643970383.jpg

为新冠肺炎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 


中西医并重

打造新冠肺炎救治中西医协同新方案


为发挥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的优势,自接管应急隔离西区六病区以来,国医大师晁恩祥、全国名中医张洪春团队多次为新冠肺炎疑难重症患者远程会诊。参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及《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疫情现状和救治人群特点,制定并逐步完善《中日-地坛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中西医协同方案》,推动建立中西医联合查房工作机制,实行“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全面细化患者管理。这是中日友好医院在中西医结合工作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了中西医协同治疗新冠重症的技术优势。

 

传递温暖 诠释医者初心


医疗队接管的应急六病区主要收治具有高危因素的新冠肺炎患者,因此合并症复杂的高龄患者居多,80岁以上患者10余人,90岁以上患者2人。在医疗救治工作外,护理团队还承担着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包括三餐发放到床旁、为患者传递生活必须品等等。有些老人失能或者半失能,生活不能自理,队员们就耐心在床旁一勺勺喂饭,每天为老人翻身、擦洗。高强度的工作下,每次走出隔离病房,队员们的内穿衣上都浸透了汗水。


隔离病房的生活是枯燥的,与家人分离的患者往往内心充满焦虑。医疗队不仅在日常查房、护理中安慰和关心患者,更是积极协调尽可能让夫妻、母女、父子等同住一间病房,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医疗队接手六病区之初,一名新冠肺炎合并肺癌晚期的年轻患者病情一再反复,情绪也非常低落。队员们每次查房都积极鼓励他,为他传输配合治疗的相关知识,在国家级、北京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专家团队的频频会诊之外,医疗队也与中日医院大后方积极沟通,为其组织多次线上远程会诊。需要启动化疗时,护理组长石玉慧冲锋在前,身着防护服为患者配置化疗药物,保证了用药的及时性。在医疗队和地坛医院团队的紧密配合下,该患者新冠病毒核酸顺利转阴,转出新冠病区进行下一步治疗。临行前,这名患者精心定制了两幅锦旗送给医疗队,表达了对中日医院以及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1654599848223.png

患者为中日友好医院及支援地坛医疗队送上两面锦旗

 

党旗引领 冲锋所向


“抗击疫情,党员先行。”中日医院支援北京地坛医院医疗队48名队员中,有20名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疫情就是命令,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正是共产党员担当使命之时。在出发前,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支援期间有17位年轻队员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6月3日端午节之际,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参加了地坛医院应急隔离区党总支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应急隔离区负责人陈效友副院长主持,医疗组副组长李得民、护理组长石玉慧分别分享了在应急隔离区工作期间的深刻感受和难忘经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郭丽萍也代表医疗队表达了对抗疫工作的信心与决心,以及对地坛医院团队的钦佩与感谢。


1654593719742083.png 

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郭丽萍代表医疗队发言

 

26天的支援工作伴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局面,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行动、更高效的协同,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供稿:中日医院支援北京地坛医院第一医疗队 王晓星

审核:崔勇、郭丽萍、王燕森、蔡莹莹、朱文赫

 

 附件         医疗队全体队员名单

序号

专业

姓名

部门

1

领队

郭丽萍

院感办/疾控处

2

联络员

王晓星

药学部

3

医疗组组长

易丽

PCCM

4

医疗组副组长

李得民

中医肺病一部

5

医疗

郭丽娟

PCCM

6

医疗

于歆

PCCM

7

医疗

田野

PCCM

8

医疗

王诗尧

PCCM

9

医疗

陶程

PCCM

10

医疗

刘芃

心脏科

11

医疗

李依洁

中医脾胃病科

12

医疗

黄可

PCCM

13

医疗

罗萨

PCCM

14

医疗

汪伟

神经科

15

护理组组长

石玉慧

胸外科

16

护理组副组长

倪润红

胃肠外科

17

护理

李海水

SICU

18

护理

董丽

消化科

19

护理

任毅

内分泌一病区

20

护理

王红

消化科

21

护理

王单

风湿免疫科

22

护理

袁梦

神经科

23

护理

王凡凡

心脏科

24

护理

王天红

胸外科

25

护理

张筱娴

骨科.关节外科

26

护理

于冉冉

心脏血管外科

27

护理

谷晓飞

骨科.脊柱外科

28

护理

靳妍

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

29

护理

黄月

口腔科

30

护理

刘向阳

门诊部

31

护理

张雍

手术麻醉科

32

护理

朱梅

国际部

33

护理

尹彦然

国际部

34

护理

焦琳

北区心内眼科

35

护理

杨东霞

北区肺移植科

36

护理

陈晨

北区胸外科

37

护理

叶岑雪

肛肠科一部

38

护理

张亚男

肛肠科二部

39

护理

臧玉慧

PCCM

40

护理

金金

PCCM

41

护理

展端龙

SICU

42

后勤组组长

张雯

保障部

43

后勤

宋宇

保障部

44

后勤

陈家豪

保障部

45

后勤

陈小勤

保障部

46

后勤

秦顶信

保障部

47

后勤

何堂容

保障部

48

后勤

杨培秀

保障部

 

责任编辑:刘则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