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心声∣刘玲教授:聚焦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黄玲玲)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疾病,致死率较高,尤其多发于选择性剖宫产的中晚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部分经阴道分娩的孩子也有患这种病的可能性。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玲教授介绍,ARDS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新生儿出生不久后逐渐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的情况,并且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肺出血或者是气胸等。如果诊治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目前世界范围内ARDS的病死率在12%左右。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玲教授
为何这种病在剖宫产患儿中会比较常见?刘玲教授解释说,每个婴儿在母亲子宫内时,肺组织充满了肺液,宝宝在出生后,肺液要被吸收干净,孩子才能够顺畅的呼吸。进入孕晚期时,肺液的吸收加快,分泌减慢。如果母亲是阴道分娩,产程发动时,产妇子宫收缩,会释放出一定的激素促进胎儿肺液的吸收,当孩子经过产道时,一部分肺液通过挤压排出体外。选择性剖宫产的新生儿由于缺少这两个肺液吸收的环节,容易出现肺液残留,因此不利于新生儿首次呼吸的建立,如果生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很容易进展成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ARDS救治成功率达99.5%
对于ARDS的治疗,刘玲教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表示,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经验非常重要,比如呼吸机参数的调整,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并发症的处理经验等。
呼吸机技术的应用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ARD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恶性湿肺进展到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最后导致肺实变完全无法通气,变成“白肺”。“如果没有肺表面活性物质,单纯靠呼吸机,这种孩子是很难抢救回来的。”病情严重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有时还需要大剂量、足量、重复使用。
在ARDS的治疗过程中,对于并发症的处理一定要及时。刘玲教授强调,ARDS患儿非常容易并发肺动脉高压,导致氧气无法从肺泡进入血液,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最终因为缺氧引起多器官功能的损伤,甚至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对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必须重视。此外还有肺出血的预防、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均不可忽视。
让刘玲教授感到欣慰的是,近十多年来,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生儿科医生对ARDS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也不断增多,如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更加广泛等。此外,呼吸机的应用技术也不断提高,加之一氧化氮气体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等新的治疗方法。“在这些治疗手段的加持下,我院收治的ARDS患儿救治成功率很高。”刘玲教授充满自信地说:“自从我们引入一氧化氮气体治疗肺动脉高压,以及及时处理肺出血等并发症,我们的救治成功率达到了99.5%以上。”
强自身辐射周边
为基层新生儿救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
虽然目前贵州省各个市县几乎都建设了新生儿科或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但各地医疗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团队的构成密切相关。
目前该院新生儿科是全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和先进的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第一批国家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级围产医学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新生儿协作网成员单位。作为一家贵州省妇幼领域的龙头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学科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辐射周边,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更多县级医院医师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基层,所以我们在贵州省松桃县人民医院、普安县人民医院建立了两个博士工作站。”刘玲教授经常带领团队去基层展开查房指导、病案讨论、学术讲座等工作,多措并举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新生儿科的发展。
对很多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进修的基层医生,刘玲教授团队毫无保留地传授她们对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经验,分享救治成功的案例,教会她们如何熟练使用呼吸机等。“这两个医院在我们帮扶之前,几乎没能力救治ARDS患儿,在得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帮扶后,再遇到ARDS患儿,已经不用转诊,在当地医院就可进行治疗。”看到基层医院在危重患儿救治方面不断进步与提高,刘玲教授感到非常欣慰。“我们也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做能辐射到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
人才是新生儿学科发展第一要素
在贵州省新生儿专业所有医护的努力下,贵州省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目前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刘玲教授看来,妇幼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关系到2/3人口的健康。“当然,什么工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在奔着更好的目标去努力。强基层的同时,不断加深自身新生儿科能力建设。下一步,科室将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技术创新、新业务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过去,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在超低出生体重儿(30周以下)的救治上还存在一些短板,风险高、问题多,曾是整个科室的一个瓶颈。后来,刘玲教授将很多医生护士送到了上海的医院进修,加强人才的培养,使得30周以下早产儿的救治水平不断提升。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在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上已经达到国内先进,也一直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刘玲主任对于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不遗余力,与大医院合作,送医护人员去先进的地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是科室不断发展的制胜法宝。国内优秀的新生儿科团队均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努力的目标,“了解自身的短板在哪里,然后努力去缩小这种差距,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刘玲教授对未来学科的发展充满信心。她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不断完善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学科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最终提高科室的竞争能力,同时将先进的新生儿科医疗技术辐射到基层,帮助基层不断提高与改进。更好地服务于贵州省的老百姓。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