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色学科专家团队:把“有温度的医疗”融入每一个细节中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我睡了一觉,一次手术,完成两项任务,这是很多医院都不能提供的服务,并且丝毫没有痛苦,真好!”83岁的于阿姨在分享自己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治疗体验时洋溢着舒心的笑容。她刚在镇静下进行了经食道超声检查,并在随后的全麻下做了原本需要两次手术才能做的射频消融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感觉良好,浑身轻松。
六年前,于阿姨检查出频发房早、持续性房速、阵发性房颤等病症。这些年,她多次辗转各大医院进行药物复律和电复律治疗,但以往的检查过程使她痛苦不已,术后不适感也较为强烈。最近,她的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由于年岁已高,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重合并症,很多医院都不能为她进行手术。对于手术心有余悸的她慕名来到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寻医问药,没想到享受到了一场“舒适化医疗”带来的良好体验。
“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近年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围绕“以患者诉求为中心,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全面升级患者诊疗体验,致力于减少患者痛苦和就医不便,将精湛的医术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融入每一个诊疗细节中,彰显“博爱、尊重、精勤、卓越”的医疗特色魅力。
在8.19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医师报》记者走进这所以“建设国际一流医院”为使命的医院,专访了特色诊疗中心中的四位特色学科专家,请他们讲述各大中心独特的诊疗特色和背后的故事。
肿瘤内科主任梁军教授:
夯实学科基础 接轨一流国际平台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梁军教授介绍说,肿瘤中心最大的特点是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紧跟国际前沿,系统地为患者提供各类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CT引导下穿刺、调强放疗、各类微创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支持治疗等多位一体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同时科室参与多项关于肿瘤治疗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治疗药物涵盖新药及已上市药物的前沿疗法,在成人各种肿瘤的综合诊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们最近在肿瘤生物学,特别是在细胞治疗、疫苗治疗等领域尝试了一些新探索。例如,应用CRISPR/Cas9的研究从基因层面寻找药物耐药的原因和肿瘤发生的机制。这些研究都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梁军教授认为,肿瘤中心的发展关键是夯实学科基础,不少医生“一手抓临床问题,一手抓基础实验”,这样才能打造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向着“国际一流”的愿景迈进。
学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目前肿瘤中心与医院坚持的“双轨制”同步,对内进行人才培养,对外引进优秀人才,目前已引进多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家和青年才俊。作为北京大学对外开放的窗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近年来联合MD安德森肿瘤中心、克利夫兰等国际一流医疗中心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交流。
与此同时,梁军教授带领肿瘤中心积极探索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2022年6月,肿瘤中心召开了CINV(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管理病房项目启动会,将通过当下的“无呕病房”以及后续的“无痛病房”、“无营养不良病房”的一系列建设,推动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规范化治疗,让更多的肿瘤患者不会因为呕吐而终止治疗,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妇产科部主任医师高国兰教授: 在健康中寻价值 差异中谋发展 心外科主任许建屏教授: 回归救死扶伤初心 为患者争取生机
从医几十年来,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他最常思考的就是“救不救,怎么救,但如果自己不救,患者就会失去唯一治疗的机会,所以他总是选择迎难而上。在他的带领下,心外科团队不断攻坚克难,深得众多患者的信赖。
麻醉科、疼痛科主任姚兰教授: 做患者的朋友 外科医生的“定海神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