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7肿瘤心理研究大放异彩
肿瘤心理干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夯实
6月2~6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17年会召开,今年的主题为“Making a Difference in Cancer Care With You”,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8万余名肿瘤专家学者齐聚美国芝加哥,共同探讨当今世界肿瘤内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ASCO对于肿瘤患者的照护越来越重视,会议入选数项肿瘤生存者支持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该领域更好地发展。这些研究很好地诠释了肿瘤患者心理治疗对于改善预后的积极作用,让全球肿瘤医生为之振奋。也让从事肿瘤心理治疗的医生有了更高的目标。
亮点1
CALM改善晚期肿瘤患
者心理痛苦疗效确切
研究旨在评价癌症管理与生存意义(CALM)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研究对患者在基线以及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了抑郁症状(主要结局)、死亡相关的心理痛苦等进行评估。在305例患者中,151例入组CALM治疗组,154例接受常规治疗与之对照。
研究发现,相对于对照组,CALM治疗组在干预后的3个月和6个月有更少的抑郁症状以及其他心理相关症状和问题。
研究显示,CALM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点 评
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着疾病负担带来的强烈心理痛苦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所导致的巨大生存挑战。CALM治疗是一种新颖、简单、可操作性的专门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共包括3~6次干预,持续3~6个月。在干预过程中,医生会和患者针对4个主题进行探讨:
★ 症状管理和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 自我和亲密关系的改变;
★ 生存意义和目的;
★ 未来和死亡。
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了CALM治疗能够改善进展期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和心理健康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为该治疗方法提供了循证依据,对CALM治疗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CALM治疗手册已经有了中文版,并且CALM治疗创始人在我国已经开展4次培训工作坊。未来希望在CALM治疗模型的基础上,能够发展出更适合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案。
亮点2
心理治疗对肿瘤复发恐惧疗效令人鼓舞
超过70%的肿瘤生存者都存在对肿瘤复发的恐惧,对于肿瘤患者复发恐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研究旨在评估心理治疗对于肿瘤复发恐惧的疗效。研究纳入381例肿瘤生存者(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和恶性黑色素瘤),随机分为恐惧肿瘤复发干预组和普通放松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为恐惧癌症复发量表总分,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以及6个月这三个时间点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干预组在全部三个时间点对于恐惧癌症复发的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于肿瘤复发恐惧的疗效令人鼓舞。
点 评
该研究中提到的“战胜恐惧”这一心理干预方法,是近年来肿瘤心理学家在疾病常识模型、执行功能自我调节模型和关系框架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针对癌症患者复发恐惧的新颖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
该方法融合了正念、认知疗法、心理教育等多种心理干预的元素,是在手册指导下的,结构化、标准化的心理干预方案。由于疗程短、结构化、有操作手册,使得该心理干预方法具备潜在的推广价值。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筛查出适合干预的目标人群,实施干预恰当时机,以及该干预跨文化的适用性。
亮点3
网络压力管理改善
肿瘤诊断造成的心理痛苦
肿瘤的诊断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痛苦。大部分新诊断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缺乏专业的心理支持。网络干预可以化解很多困难并提供支持。该研究评价一项基于网络的压力管理干预。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等待组对照研究,225例新诊断肿瘤患者随机分入8周、基于网络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相关评估指标包括生活质量(FACIT-F)、心理痛苦及焦虑抑郁症状。
结果表明,干预组生活质量、心理痛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点 评
肿瘤诊断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是沉重的打击。该研究表明,刚诊断的患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高达75%。但其心理痛苦往往受到忽视,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新诊断的肿瘤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痛苦筛查和有效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该研究所提出的干预方法是基于网络的压力管理,是近年来肿瘤新领域的研究新热点之一。这种干预无疑给那些正在积极治疗中没有时间、没有体力或居住地离医院过远,没有条件接受传统心理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选择,而且极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
研究表明,新诊断的肿瘤患者对于这种基于网络的心理干预接受性良好,而且确实能够改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是等待组对照,进行干预的患者也并不都是临床上心理痛苦显著的患者,这些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来还需要更大样本的,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该治疗的效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152025
冠脉大血管通了≠心肌活了!通心络及时解决冠心病“微循环障碍”难题
-
07-072025
减少血友病患者多种类型出血事件有新策略
-
07-052025
卒中急救有新选择!打造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新标准
-
newCSD 2025|皮肤科中青年医生实战能力提升项目总决赛收官
2025-07-0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