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CASH|血液与感染激情碰撞,临床与基础齐头并进:多领域大咖共谋感染防与治学科新发展
感染是血液科临床实践中亟需解决的困境和挑战,需要感染病学、重症医学、病理学、血液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制定应对方案。为开拓血液病抗感染诊疗新思维,1月7日下午,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感染与防治专题论坛顺利召开,围绕当前血液病感染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邀请国内外多位血液病感染及感染性疾病领域学术大咖莅临讲学论道,分享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为广大血液感染领域的同道们带来一场学术盛宴,同时也为血液病患者带来福音与希望。
论坛由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刘启发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医师韩明哲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副主任冯四洲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领导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子奎、所院长程涛、副所院长王建祥先后致词。常子奎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对血液抗感染领域的重要性,并对各位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程涛所院长强调,感染是血液病患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整个血液病临床学科的关键问题,血液科医生需充分重视与感染、重症、病理等领域专家同道的交流学习,共商、共建血液病抗感染领域新蓝图。王建祥副所院长指出,在COVID-19流行的当下,血液病抗感染问题更加需要多方的关注,希望各领域专家同道能在论坛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抗感染之路。
报告亮点1
感染同道解读真菌感染最新诊疗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利平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肺曲霉病诊疗新进展”,他从IDSA、ECIL等国内外指南出发,介绍了艾莎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脂质体B等真菌治疗药物新选择,并以“权衡利弊,慎重选择,积极治疗,密切检测”为核心,重点分享了自己在应用伏立康唑治疗肺曲霉病方面的经验。

北京协和医院刘正印教授以“毛霉病诊疗新进展”为题,结合国内外指南和自身诊治经验,详细介绍了常见毛霉病病原及感染部位各自的临床特征,特别提出“反晕征”在影像学诊断中的提示性意义、G/GM实验仅具排除性意义以及NGS在毛霉病诊断中的可行性等观点。他指出,毛霉病的治疗需要及时且准确,力求同时对毛霉菌病进行彻底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系统性抗毛霉药物治疗,并从药物治疗的选择角度做了分享。
报告亮点2
基础学者详解感染之下的奥秘

哈佛医学院病理系罗鸿博教授以“Neutrophil heterogeneity in homeostasis and infection”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性粒细胞功能异质性及死亡异质性。他指出,细菌感染可能重编程中性粒细胞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关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标。同时,他提出中性粒细胞的死亡同样存在异质性并被多条信号通路调控,期冀未来可以此为突破点寻找治疗靶点,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炎症控制做出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裴晓磊研究员分享了主题为“SCIMP通过FPRs介导中性粒细胞参与肺感染的机制研究”的报告。他表示,SCIMP 主要以外泌体形式被分泌到细胞外,多种细菌刺激均可有效地刺激巨噬细胞分泌SCIMP,并且SCIMP可通过FPRs对中性粒细胞发挥显著的趋化作用。因此,SCIMP蛋白及FPRs均可能成为未来抗感染治疗的潜在靶标,也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学者对感染相关的固有免疫机制进行研究,以发现更多的临床干预靶点。
报告亮点3
CRO防控需要特别关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任委员王明贵教授围绕“CRO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与合适抗菌药物治疗”展开讲解,结合国际多中心研究分享了CRE、CRKP、CRAB在全球的流行病学数据及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此外,他还对新版CRO指南进行讲解,并对CRO治疗“三剑客”——多粘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临床应用进行讲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洪梅教授以“CRE感染的诊治与防控”为主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她指出,全球血液科患者因存在CRE定植等多项高危因素,而面临CRO所带来的极高死亡率的挑战。她分享了团队根据2020版“血液肿瘤患者CRE感染诊治指南”构建的血液科CRO防控新策略,期冀病区管理、危险因素及死亡风险分层等方式能帮助建立“细菌准、药物准、酶型准、MIC准”的防治策略,为解决血液科CRO感染这一重大难题做出贡献。
报告亮点4
移植、粒缺患者感染管理需要倍加小心

难治性CMV感染发病率高达30-40%,严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裴旭颖教授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及细胞免疫治疗”为题进行分享,指出了造成CMV感染的重要因素,并提出CMV-CTL是临床防治CMV感染治疗的新策略。她表示,经团队研究证实,第三方供者和移植供者源CMV-CTL具有相同的抗CMV感染能力,为CMV-CTL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冯四洲教授围绕“血液病患者粒缺发热初始经验性治疗合适的抗菌药物选择”展开讲座。冯教授首先强调临床医生在给患者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综合考虑患者危险因素、该地耐药菌流行情况等,根据患者感染部位及脏器状态等选择药物,以覆盖可威胁患者生命的最常见和毒力最强的病原菌为原则,尽快开始抗菌药物治疗。他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不同临床情况下的具体抗生素选择方案,强调血液病患者耐药菌主动筛查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团队建立的CRPA菌血症预测模型,指出各种预测模型等工具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重要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刘启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夏凌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义成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姜尔烈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达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爱宁教授、唐晓文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王昱教授等进行主持。
血液病抗感染的新生态需要建立在多中心多学科合作、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向国际并轨。此次论坛的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国血液感染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卓越成就,相信未来在全国血液感染同道的团结协作下,不断完善我国血液感染诊疗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血液病感染诊疗水平的提高开启美好未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2023CASH|敢问出凝血领域“路在何方”:聚焦出凝血疾病,共筹学科新发展
长期以来,出凝血疾病都是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诊疗中的难点和热点。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出凝血疾病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和趋势。为推动我国出凝血领域快速
2023-01-18 -
new2023CASH|专家云集 共话急性白血病诊疗发展
1月7日下午,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白血病专题论坛顺利举办。论坛邀请国内外多位学术大咖,围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免疫点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残留病监测等前沿话题,分享
2023-01-18 -
new2023CASH | 迎挑战、谋发展——踔厉奋发开创输血医学新局面
输血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现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支撑手段。近年来,我国在提升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等方面成绩斐然,同时输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骄人的业绩。输血
2023-01-18 -
01-182023
2023CASH|研究与转化比翼齐飞,细胞和基因治疗共谱华章
科技进步引领医学革命,成果转化守护生命之光。细胞和基因治疗作为全球医学史上的革命性突破,已成为最为抢眼的新兴领域之一。为了直击科技前沿,搭建交流平台,构建转化体系,1月7日
-
2023 CASH | 儿童血液病专题论坛: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诊疗
2023-01-18 -
2023CASH | 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驱动——血液病精准诊断的发展之路
2023-01-18 -
2023CASH|强管理,促医改,共论DRG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01-18 -
2023CASH|敢问出凝血领域“路在何方”:聚焦出凝血疾病,共筹学科新发展
2023-01-18 -
2023CASH|血液与感染激情碰撞,临床与基础齐头并进:多领域大咖共谋感染防与治学科新发展
2023-01-18 -
2023 CASH | 儿童血液病专题论坛:单细胞转化医学研究直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复发痛点
2023-01-18 -
2023CASH|专家云集 共话急性白血病诊疗发展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