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分论坛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2023 CASH|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分论坛风采/详情

2023CASH | 迎挑战、谋发展——踔厉奋发开创输血医学新局面

时间:2023-01-18 14:42:00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139260

输血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现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支撑手段。近年来,我国在提升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等方面成绩斐然,同时输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骄人的业绩。输血医学自2016年7月30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1月7日,输血医学专题论坛首次在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上亮相,论坛邀请国内输血界的多位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学科建设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吸引了6.6万人次观看。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副所长余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输血科主任夏荣教授以及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新桥)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李忠俊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image.png

剖析国内输血医学现状

借鉴国内外学科发展经验

擘画输血医学未来蓝图

image.png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新桥)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李忠俊教授分析了临床输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他指出,对于输血医学的发展而言,从临床规模到特色技术再到高端学术是输血医学学科建设的“三部曲”。规模发展是起点,亦是难点;人才团队是关键,亦是核心;硬件条件是基础,亦是软肋。学科发展需要打破技术壁垒,需要重大设备、平台支撑。输血医学学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输血同仁不断建设、发展和创新。

image.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医学系刘忠教授通过回顾输血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参考国外输血医学发展历程,从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教育、学科发展目标、学理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分析思考学科建设。他指出,输血是医疗和战备的重要手段,血液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建适合我国输血医学的学术体系、推进我国输血医师和输血技师专业化培训制度、解决临床问题、实现输血医学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image.png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钱宝华教授强调,新时期需要重新理解输血医学的学科定义。他从目前血液工作面临的六大挑战,输血治疗的机理,输血医学教育与培训、支持与人才,基本设施,献血率与血液采集,输血科建设等方面展开分析。他详细阐述了血液治疗、搭建细胞治疗平台及相关基础研究等输血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展望了输血医学与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联合发展的未来蓝图。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持续推进输血安全发展

做人民健康卫士

image.png

上海市血液中心朱自严教授在“输血诱导的同种免疫”报告中指出了输血诱导的同种免疫是输血安全关注的热点及重点,对供者血型抗原的免疫原性、受体的遗传背景对血型抗原的免疫应答、微生物对血型同种免疫的干扰以及T细胞和B细胞关联识别等同种免疫因素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他分析了目前输血免疫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如输血科研缺乏同种免疫动物模型、宿主和供体对同种免疫因素的影响等。此外,他还强调了加强基础研究、实现临床转化对提高安全输血的重要性。

image.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陈利民教授以“从丙肝病毒研究的诺奖之路谈输血传播疾病的防控策略”为题,指出输血是一把“双刃剑”。他说,血液是宝贵的,同时也是“肮脏”的,血液中存在众多已知和未知的病原体。陈利民教授以丙型肝炎为例,回顾了从丙肝被发现到被攻克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强调,在防控其它输血传播疾病时,从零到一的突破和病原体的鉴定以及检测技术的研发等都非常重要。新发再发病原体对输血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血液筛查策略势在必行。

image.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夏荣教授以“血浆的临床应用新视野”为题开展主旨报告。他从血浆的成分、分类、血浆蛋白复杂的组分到血浆在血细胞的运载、渗透压的平衡以及抗凝血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系统解读了血浆的临床输注。他从单个凝血因子缺乏、大量输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性血浆置换、恢复期血浆治疗等八个方面,从新的视野,提出了血浆临床治疗性输注和精准输注的概念。

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所长刘嘉馨教授、南昌市第一医院乐爱平院长、天津市血液中心张荣江书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输血科于洋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输血科尹文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在线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对大会报告做了精彩的点评。

论坛邀请了国内输血领域的专家学者解读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分享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大血液”基础科研与临床需求,开拓输血医学视角,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相信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分享,在输血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输血医学领域一定能获得新的发展、探索新的思路,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