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科普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科普在线/详情

认识麻风病健康科普知识

时间:2023-04-26 14:42:02来源:医师报作者:任春霖 【发表证书】

曾几何时,麻风病在世界范围内都带来了深重灾害,后果严重,会对人体的皮肤、四肢神经、甚至是五官都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患有麻风病的患者身上可多处发生皮肤溃烂且难以恢复,最终导致残疾,还有毁容的风险。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麻风病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是国外流行甚广,广大读者也应该对麻风病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了解它的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接下来将为读者为麻风病进行科普。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又称为汉森氏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的慢性传染病,感染后会在体内潜伏5~7年甚至更久,主要侵犯于患者皮肤与周围神经部位。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是患者皮肤会出现浅色或红色的皮肤斑片,可能还伴随斑疹、丘疹、结节等原发性皮损,而且皮损处感觉有所丧失,出现肌肉无力、溃疡等症状。晚期麻风病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双唇肥厚、耳垂肿大、眉毛脱落等表现,而且神经方面也可能出现四肢知觉有所丧失、皮肤有蚂蚁行走感,还可能出现四肢萎缩、肢体残疾等问题。

虽然目前麻风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已经有研究表明诸如药物、气候、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疾病发作。近年来主流观点认为麻风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平衡被打乱,导致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的急性超敏反应。

麻风反应可简单分为3种,分别是结核样型麻风与界线麻风,这类麻风反应属于免疫反应或迟发型变态反应。还有瘤型与界限瘤型类,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态反应,也就是血管炎症反应。这类麻风病症状反应较快,组织损伤也比较严重,患者可能容易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性症状。第三类就是混合型麻风反应,由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时参与的一种混合性反应,主要发生于界线类麻风,临床上的表现是以上两种类型的结合。

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接触传染,可能会通过飞沫或是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或是长期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皮肤接触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老人群体以及与没有接受过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过人群都属于麻风病高危群体。

如何治疗麻风病?

不幸罹患麻风病的病友也不需要过于惊慌失措,现在的医疗技术足够发达,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如果怀疑自身患有麻风病,应该尽早到麻风定点诊疗机构进行就诊,早治疗早康复,能够有效避免畸残,在疾病早期就接受规范治疗后可完全治愈。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系统药物抗生素治疗为主,用药原则强调及时、足量且规律,但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一致性,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而定。在麻风病急性期首选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如果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可后期酌情减少药量的使用。还有其他常用的药物,如氨苯砜、利福平、氨苯吩嗪等帮助强效杀菌,一般时期患者不需要进行隔离治疗,但是其家属尤其是儿童,应该检测是否有麻风病的相关特征与体征。

如果家中有麻风病的患者,也一定要为其做好家庭护理,尤其是手足与眼部;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破损,避免外伤。每天检查是否出现双眼红肿、泪液浑浊的状况,注意保护眼睛与用眼卫生,如果发现眼睛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何有效预防麻风病?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有效的预防麻风病手段是化学预防,也称之为预防性治疗,能够针对亚临床感染或是处于麻风病潜伏期的患者与无症状的麻风菌携带者,让这些麻风菌感染者不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有效的药物有利福平。

大家也不用对麻风病“谈麻色变”,绝大多数成年人对麻风杆菌的感染都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通过细胞免疫反应来抵抗麻风杆菌的侵袭,通常不会轻易感染,密切接触者的患病率低于5%。

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可以给予除了化学药物预防还可以接种卡介苗,而且我国对麻风实行免费治疗,各地都有相关的疾病防控中心来负责麻风防治,一旦发生不能确诊的皮肤病,就要考虑到麻风的可能,及时就诊并做相关的检查进行排除。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责任编辑:王璐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