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尽早开展抗纤维化治疗,为ILD患者赢得生机丨2023维加特中外学术交流会(杭州站)召开

时间:2023-06-05 20:10:52来源:医师报作者:蔡增蕊 宋箐 阅读: 189466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蔡增蕊 宋箐)5月29日,“洞见纤机 维系生机”2023维加特中外学术交流会(杭州站)召开。

1111.jpg

“这是一场中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对话。”大会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可净教授、陈恩国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吴晓虹教授担任大会主持。加拿大McMaster大学呼吸科主任Martin Kolb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邱婷教授担任讲者,分享间质性肺疾病(ILD)临床诊治经验,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早诊早治策略,助力提升我国ILD早诊早治水平。此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闻胜兰教授、周勇教授等共同出席了会议。

2222.jpg

应可净教授指出,早诊早治对改善ILD预后非常关键,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筛查,尽早开展抗纤维化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3333.jpg

陈恩国教授表示,ILD诊断比较复杂,特别是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临床经验。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获益。

4444.jpg

吴晓虹教授强调,ILD进展到疾病后期会出现大量肺纤维化,譬如IPF、进展性肺纤维化等,一旦进入肺纤维化阶段,疾病预后普遍较差,患者生存率降低,因此应尽早干预疾病进展,为患者赢得生机。

555.jpg

 

主题分享


Martin Kolb教授:早诊早治可显著改善IPF预后

Martin Kolb教授分享了《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识别和诊断的必要性》。他介绍,IPF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不到50/10万,但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超过200/10万,可见IPF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且男性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女性患者数量。在预后方面,男性一般比女性差,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差。

6666.jpg

IPF会使患者肺部出现进行性瘢痕,相比于同龄健康人20-30 mL/年用力肺活量(FVC)下降,IPF患者的FVC从基线期开始以200 mL/年的速率下降——这意味着患者将逐渐丧失肺功能。“即使是对于症状较轻的早期患者,尽早干预对改善预后也十分重要。” Martin Kolb教授提示。

“IPF是一种非恶性疾病,表现得比较像癌症,但急性加重风险高达10%,5年生存率比常见癌症更低。”Martin Kolb教授指出,IPF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进展性的、可致命的疾病,对其治疗应采用多学科诊治模式,在ATS/ERS/JRS/ALAT 2022等多个指南中,均建议每周使用抗酸药,如尼达尼布等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于安慰剂组,使用尼达尼布可显著延缓IPF进展,使患者肺功能损失降低约50%。INPULSIS研究显示,相比于安慰剂,尼达尼布在疾病早期干预方面更有效,患者最早在使用尼达尼布后3个月即可看到效果;亚组分析还发现,对于早期肺功能未受损的IPF患者,FVC会以220 mL/年的速率下降,使用尼达尼布后可使FVC下降减少50%以上,并且治疗效果可长期保持。 

邱婷教授:综合评估诊治ILD患者

邱婷教授对《ILD临床实践》进行了精彩报告。她介绍,早期识别对ILD高风险人群非常重要,高风险人群包括有环境暴露史、家族史、吸烟史和结缔组织病史的人群。筛选出高风险人群后,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可采用的方法包括询问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外科肺活检、肺功能检查、体征、纤维支气管镜等。

7777.jpg

在ILD诊断方面,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各异,主要肺部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等,非肺部症状通常有助于明确诊断并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特别是胸片异常往往是诊断ILD的第一线索。

“相比于胸片,HRCT能更清晰地表现肺间质结构的细节,因此在ILD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邱婷教授指出,一般需要将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数据结合,并参考BALF细胞类型、经支气管肺活检、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外科肺活检等信息,综合进行评估判断。

在ILD治疗中,进行准确的抗炎和抗纤维化治疗是ILD早期干预的有效策略。在减缓肺功能下降方面,多项研究表明,尼达尼布可延缓IPF患者的FVC年下降率达50%左右;SENSCIS研究证实,与安慰剂组相比,尼达尼布可降低SSc-ILD患者FVC年下降率44%;INBUILD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尼达尼布可显著降低PF-ILD患者FVC年下降率57%。在降低急性加重和死亡风险方面,研究表明,尼达尼布可降低ILD患者急性加重和死亡风险降低30%以上。

邱婷教授强调,ILD的临床诊治并不容易,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即使进行外科肺活检,但可能仍无法立即确诊,后续的随访和经验性抗纤维化疗法都非常重要。

 

学术讨论与总结


与会专家:ILD诊治非常具有挑战性

在专家讨论环节,Martin Kolb教授、应可净教授、陈恩国教授、吴晓虹教授和邱婷教授等专家围绕IPF诊治进行深入探讨,对IPF与其他ILD病种相比在诊断流程方面的差异,IPF国际指南的更新对早期IPF诊断的借鉴价值,以及对于IPF诊断正常但有疾病进展风险的FVC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纤维化治疗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临床观点与实践经验。

会议最后,应可净教授总结道,早诊早治对改善ILD预后至关重要,呼吸专科医生应提高ILD早期识别与诊断能力,掌握规范化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陈恩国教授指出,ILD诊治非常具有挑战性,学科多年来致力于该治疗领域,在临床与科研方面取得诸多进步。未来,学科将一如既往深耕ILD领域,希望与同行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共同提升ILD规范化诊治水平。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