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县域肺癌诊疗能力 推进肺癌“慢病化”管理进程
据统计,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平均年龄在52岁,其中20%~40%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生脑转移……
随着对ALK靶点研究的不断深入,ALK-TKIs迭代升级并相应获批一线适应症,大幅延长ALK阳性患者生存。ALK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助力ALK阳性NSCLC治疗逐渐向“慢病化”管理推进……
县域同质化诊疗规范的核心是降低县级医院在水平和技术与上级医院的诊疗差别。对于ALK阳性突变的精准诊疗,需要结合患者病理特点,依照相应的指南和共识,基于准确的组织病理结果及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方式,让每个ALK阳性患者都有机会获得相应的靶向治疗……
6月17日,为进一步推进肿瘤的同质化诊疗和属地化管理,提升县医院肿瘤中心能力建设,“广阔市场生辉肿瘤科学院-肺癌科学论坛”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本次大会聚焦肺癌ALK靶点、非小细胞肺癌诊疗和基层医院肺癌学科建设等热点问题,就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策略、ALK阳性精准检测规范、第三代ALK-TKI抑制剂研究数据、非小细胞肺癌病理检测及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肺癌质控落地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200多名肺癌领域的专家和临床医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推动ALK靶点诊疗规范化 共促NSCLC治疗慢病化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根据202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肺癌位居癌症发病谱第一位,肺癌发病率为62.95/10万,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整体肺癌发病总例数的85%。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路平教授介绍说:“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广大县级医院面临医疗水平发展不足、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加之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NSCLC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ALK融合基因是继EGFR基因突变后,发现的又一治疗靶向肿瘤驱动基因,因其靶向治疗效果确切,被业界称之为“钻石突变”。
据统计,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平均年龄在52岁,其中20-40%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生脑转移,且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即使经过ALK抑制剂治疗,45-70%的患者也会出现脑部进展,对患者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在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之前,作为一线标准的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只能达到7、8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且疾病进展后的治疗方案十分有限。”路平教授介绍说,“随着对ALK靶点研究的不断深入,ALK-TKIs迭代升级并相应获批一线适应症,大幅延长ALK阳性患者生存。ALK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助力ALK阳性NSCLC治疗逐渐向‘慢病化’管理推进。”
“研究显示,针对ALK阳性患者的靶向治疗疗效优于传统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辉瑞中国区首席医学事务官、副总裁曹峻洋博士介绍说,“作为ALK及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的领导者,辉瑞于2013年推动全球首个ALK抑制剂国内上市,并于2022年将全球首个第三代ALK抑制剂再次带到中国,为患者带来创新药物解决方案。辉瑞不断开创中国ALK阳性NSCLC治疗领域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了肺癌诊疗领域在‘精准再精准’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为ALK阳性患者带来更长更高质量的生存。”
推进基层肺癌诊疗能力 实现“大病不出县”
据悉,目前中国大部分肺癌患者还是来自于县域地区。县域地区覆盖大约7.8亿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然而仍有30%的县医院没有开设肿瘤科,患者在县域内诊疗率低。因此,强化县域肿瘤诊疗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是未来县域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近年来县域地区肿瘤的诊疗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地区间医院水平差距很大。”路平教授指出,“县域医疗最大的短板还在于协同和标准化的不足,因为肿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治疗的复杂疾病,需要发展多学科如肺癌治疗,需要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肿瘤内科的协同发展,而县域医院在硬件设备、人才、多学科建设等方面均需加强。推动县级医院高水平建设肿瘤防治中心,为县域百姓提供同质化、高质量的肿瘤疾病诊疗,势在必行。”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余清教授认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核心是缩小县级医院在筛查、诊断和治疗与上级医院的差距。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诊疗,应依照CSCO指南的推荐,通过基因检测出突变基因类型,再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脑转移等),为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于ALK阳性患者都有机会获得相应的靶向治疗。”陈余清教授强调,根据“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癌症的5年生存率提高15%。为达到这个目标,推进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势在必行,在肿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分期治疗的全程管理中,充分发挥MDT多学科在肿瘤的诊疗全过程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