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田教授:内镜病理密切协同,共同提高早癌诊疗水平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 王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将我国整体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提升15%,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肿瘤的早诊早治。“在肿瘤发展的早期识别并进行合理治疗,既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也能使患者承受最低程度的身体损害和最小的经济损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友谊医院”)院长、消化道早癌诊治团队带头人张澍田教授在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心之所向必得化作行之所动,张澍田教授介绍,当前我国消化系统肿瘤防治亟需引起重视,一方面需要大众提高预防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定期接受消化内镜检查。另一方面消化病理作为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也需要提高消化、病理医师在早癌诊断方面的意识,促进内镜医生与病理医生、内镜护士与病理技师的联动合作,切实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水平。
双剑合璧,促进消化道肿瘤诊疗战线前移
随着消化内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已经实现将消化医生的“眼睛”可以深入到消化道内的每个角落,去探查并发现早期癌、微小癌及癌前病变,这也使得一位经验丰富的消化内镜医师单单通过镜下所见,便可以对病变做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诊断。
然而,医学偏偏是个不容许有任何偏差的学科。“对于任何一个病变,我们都需要两部分的诊断,一是在内镜下做出的判断,二是病理切片所得到的结果。而我们始终都将后者奉为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鹏说。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副主任陈光勇还补充道,除了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外,病理还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指导。“通过病理科对组织细胞学的观察,可以明确该患者是否符合此前术式的适应证,如符合,则患者完成定期随访即可;如不符,则需要进一步追加治疗。”
近年来,随着癌症的多发,如何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受到内镜医生的关注,由于对内镜及病理知识掌握的不一,内镜下的诊断与病理的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临床医生及患者带来很多困扰,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是否能将内镜和病理两种体系加以融合,搭建新的知识体系,来解除早癌诊断路上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内镜与病理全链条诊断消化道早癌试点项目”应运而生。
环环相扣,确保早癌筛查全链条不脱节
张澍田教授和记者说,消化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本来就是一个全链条的操作,一旦其中任何一环缺失,就不能得到最完整、准确的诊断,而要想二者相互协调、对接连贯,就需要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内镜与病理全链条诊断消化道早癌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对医疗机构消化科、病理科医师、内镜护士、病理技师开展相关培训,学习消化道早癌内镜、病理相关临床诊断知识和实操技能,提升消化内镜、病理两科室联合诊疗的协作意识和诊疗水平,促进各地区消化道早癌分级诊疗工作,以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消化道早癌诊疗率,减轻患者负担。
北京友谊医院是最早开展内镜与病理联合诊断的单位,作为这一过程的亲历者,李鹏教授和陈光勇教授对这一项目都有很深的感触。“虽然我们是两个科室,但我们是一个团队,相互交流,共同推进临床早癌筛查工作”,这是科室之间沟通交流的成功范例。
未来已来,向健康中国2030迈进
近年来,我国消化道早癌诊疗流程日趋规范、地方诊断技术逐渐成熟、学科协同成效显著。“我国消化内镜联合病理诊断早癌虽较日本起步较晚,但我们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对ESD术后病理标本辅以透光的肉眼检查,做到了内镜与病理点对点符合。”
今年年初,在第一阶段以31家医院为试点医院的基础上,早癌试点项目第二阶段深入挖掘试点医院的示范作用,再次遴选出10家前期试点效果突出的医院,进入带教医院名单,对试点地区各参训医院开展相关培训指导,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张澍田教授期待,通过类似的项目活动以及学术交流,可以促进区域内镜病理联合诊断的整体水平提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李维勤:孤独的事业需要凝聚更多从业者丨医师报·胰腺炎专栏
既要兜住胰腺炎诊疗“底线”,又要提高“上线”。
2023-12-04 -
new毛恩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成功率达96.7%丨医师报·胰腺炎专栏
其核心就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的黄金时期中施以强化治疗,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后期感染率和外科手术干预率,这是瑞金医院半个世纪诊疗经验的精华总结。
2023-11-29 -
new杜奕奇:用好“血液滤过”这把双刃剑丨医师报·胰腺炎专栏
“这种炎症反应尽管是早期的、无菌性的,但仍会引起严重不良事件。”
2023-11-28 -
new“韩红爱心·援疆公益再行动”捐赠暨发车仪式顺利举行
2023-11-24
-
杜奕奇:用好“血液滤过”这把双刃剑丨医师报·胰腺炎专栏
2023-11-2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新增两个目标!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发布
2023-02-28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看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三名军医教师的故事!当白大褂遇到“国防绿”,当柳叶刀邂逅白粉笔
2021-09-11 -
揭开亚洲人群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现状 ——EPICOR Asia两大亚组研究结果公布
2020-04-28 -
原研医疗器械破解“东亚悖论”,“中国智造”引领全球“金标准”
2020-12-30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