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磁共振不宜作为乳腺癌筛查的首要手段

时间:2017-07-24 17:21:15来源:未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熊慧华 程熠 阅读: 165209

blob.png

近日,一篇曾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又掀起磁共振成像(MRI)筛查乳腺癌的热议。该研究表示,约90%的乳腺癌可通过MRI明确诊断。相比之下,乳房钼靶检查结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仅为37.5%。遗憾的是,该研究并不是随机对照试验。那么,MRI检查乳腺癌到底有何优劣?中国目前乳腺癌筛查情况如何?有何因地制宜的方式?


MRI优势

★ 与钼靶及超声检查相比,乳腺MRI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致密性乳腺内肿瘤、隐匿性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复发等人群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检出钼靶、超声及体检手段无法检出的小乳腺癌(最小至3 mm)和早期乳腺癌。

★ MRI检测可显示病灶的血流灌注、扩散及血管渗透的情况,有助于临床良恶性的鉴别。

★ MRI的三维成像能更准确地定位病灶,有利于病理活检和微创治疗。


MRI缺点

★ 乳腺MRI检查的缺点包括检查费用贵、时间长、需要注射对比剂等。

★ 乳腺MRI检查假阳性率高。有研究指出,MRI筛查后活检良性病变率为钼靶的3倍。鉴于微钙化是乳腺癌、尤其是乳腺导管癌的常见及重要征象,同时也是早期乳腺癌在钼靶上最常见甚至是唯一的征象,MRI在微钙化显示不佳使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上的应用价值逊于钼靶。

★ MRI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度(31%~73%)高于钼靶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但其专门的乳腺相控阵线圈,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穿刺耗材的非磁属性均制约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开展。

★ 亦有研究表明,确诊乳腺癌后术前常规MRI可能会片面扩大乳腺病变切除范围(钼靶组乳腺全切率为18%,MRI组为26%,但两组之间接受二次手术的机会没有差异),降低患者保乳可能性和生活质量。


MRI检查的阴性结果更有意义

目前,即使是面对高危人群,MRI在乳腺癌筛查仍应处于对于钼靶检查的补充治疗地位,而不是单独作为乳腺筛查工具。乳腺MRI检查的阴性结果似乎更有意义。

2016年发表在《Medical Xpress》的一项研究指出,如乳腺癌筛查结果不明确,后续MRI检查扫描不显示肿瘤,将可以百分百排除癌症的风险。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于2014年9月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刊发了《乳腺MRI检查共识》,其给出了高危人群定义。

★ BRCA基因突变,乳腺癌患病率高达60%~80%,卵巢癌患病率达40%。4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需从30岁开始普查。BRCAI突变人群对放射线更敏感。

★ 美国癌症协会指南推荐,乳腺癌MRI普查适用于有生之年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20%~25%及以上人群,包括胸部接受放射治疗者(如Hodgkin病患者)。


MRI不宜作为首要筛查手段

目前未有随机临床试验证实MRI筛查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综合考虑到乳腺癌筛查手段的成本、风险、敏感性和特异性,笔者认为,仍可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作为国内同行的参考(表1 )。


blob.png


微信图片_20170714111644.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