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风采录专栏 | 大病不出省 给患者最优质治疗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家门口就能看大病,不出省就能享有“国家级”诊疗服务。2022年,山西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简称总院)合作共建,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开启了全方位提高山西省肿瘤诊疗和防治水平,打造华北地区肿瘤防诊治标杆医院的新篇章。
在医院胸外科,一个又一个穿梭在手术室和病房中的忙碌身影,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下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奋斗之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廉建红表示,在总院专家的指导下,科室过去一年栉风沐雨,屡创佳绩:率先实施“全科一张床”新型管理模式,缓解病区间床位使用率不均;手术量三千余人次,微创手术、四级手术占比不断提升;持续探索新技术,可独立完成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手术和肺小结节射频消融手术,并开展多种复杂纵隔肿瘤手术、疑难食管癌手术;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的 SCI文章……与此同时,团队保持学习常态化,共同精进技术和业务,致力为山西省乃至全国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率先开展MDT 打造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胸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23年,为提升诊疗水平和运行效率,胸外科多个病区整合,面向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为主的胸部肿瘤患者。
由于山西地处“食管癌高发带”(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食管癌在医院就诊率较高。廉建红介绍,食管癌具有解剖位置特殊和高度异质性,手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并发症较多,开展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治疗预后至关重要。为此,科室率先在医院开展食管癌多学科诊疗(MDT),与总院专家及医院消化内科、 放射治疗科、医学影像科专家共同打造“一站式”个性化、规范化精准治疗。
“肿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因此首诊方案很重要。针对不同病例,我们会讨论是否需要在术前做新辅助治疗,还是放疗,或直接手术等方案,力求为每位患者制定最精准、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廉建红说,去年针对食管癌患者就讨论了460多例,不仅提高疗效,也缩短患者诊疗的等待时间,避免转诊、重复检查等带来的不良反应。
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学术地位与能力双提升
科研创新是提升科室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胸外科与总院赫捷院士团队合作,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参与1项国家“十二五”课题,6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的 SCI文章。近年来,科室还参与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国抗癌协会胸腺肿瘤诊治指南、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专家共识等编写。
“我们注重把临床问题转为科学研究,解决患者实际问题。”胸外科副主任张双平介绍,科室近年来有两项重要突破:一是围绕微小残留病(MRD),寻找食管癌肿瘤标志物,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二是围绕“肺结节及早期肺癌诊疗”,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切除早期肿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过度治疗。该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克什么。除了填补临床空白,我们还希望通过临床研究减少治疗费用。”张双平说。
探索前沿技术 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以前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专家接触主要是短暂的学术交流,现在每周都有固定讨论。无论是中青年骨干,还是青年医师,都能够从临床诊疗、技术突破等多方面获益。”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韩斐坦言,以往科室收治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来自省内,随着科室近两年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前沿新技术,有20%~30%的外省患者慕名前来治疗。
例如,针对存在高龄、术前检查心肺功能异常难以承受常规手术或拒绝常规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韩斐团队去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多例早期肺癌CT引导下根治性微波消融术。相比传统手术,这种术式具有创伤微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适应人群广、费用低廉等优点。研究显示,对于早期NSCLC患者(肿瘤直径≤3cm),该手术的3和5年的生存率已与常规手术和放疗平齐。在韩斐娴熟的操作下,这一手术的治疗创口<2 mm,用时仅30 min,术后患者均无不适,2 h后即自主活动进食,次日出院。
“现在手术疗效好,医保又能报销。患者不必再跑外地就医,还能节省费用。”韩斐表示,未来科室还计划提高机器人手术率,开展电视纵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并进一步培训青年医师,增加微波消融手术比例,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
胸外科专家为患者行CT引导下热消融术
暖心照护助快速康复 改善全程就诊体验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胸外科手术具有复杂程度高、并发症多、术后风险大的特点,患者的安全康复离不开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
胸外科护士长杨悦介绍,为保证每位患者顺利出院,护理团队将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如术前宣教、营养评估及干预、术前预防性抗血栓治疗、术中减少引流管置入、术后及早发现处理并发症等一系列优化围术期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团队还加强危急重症患者管理,如关注患者的出入量平衡,加强皮肤管理,心理疏导等。此外,针对已出院及有困难住院的患者,团队开展延续护理,如电话、微信回访,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于有需要的人群,进社区、进患者家中为患者服务。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不是只机械性完成工作。这两年,我们与总院在业务、技术、科研、人文关怀等多方面交流紧密,护理人员也信心满满。”杨悦表示,团队还将提升专科知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
打造学习型科室 专家引领促成长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及科室开展常规学习活动和“专家讲堂”,这也是他们专业能力提升的“加油站”。
“为促进青年医生快速成长,我们在非手术日定期开展‘专家讲堂’,不仅解读前沿研究,还分享胸外科医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手术心得,帮助青年医生提前避雷。每次开讲现场都座无虚席,讨论气氛特别热烈。”廉建红表示,目前“专家讲堂”已开展了8期,未来将邀请其他科室专家传授经验,共同提升整体诊疗水平。
此外,在人才培养上,科室通过派出进修和接受国际留学生及进修生,双向互动、交流借鉴,促进了人才全面提升。科室还计划每季度安排人员去总院学习,鼓励医师博士化,同步引进优质人才。
记者手记
尽管科室连创佳绩,但一想到肿瘤患者和家属殷切的目光,每一位胸外科成员都使命在肩,不敢有丝毫松懈。
廉建红表示,今后仍将带领科室稳步推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推进食管癌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得规范化、精准化治疗。此外,胸外科计划开展复杂纵隔肿瘤多学科联合扩大手术切除,建立胸壁外科及气管外科的亚专业,并建立随诊门诊,专人负责以提升随诊率。
“说到底,我们终归是希望每位患者都能留在省内接受最好的治疗。”提起患者,廉建红感慨万千。而这,也是胸外科全体成员的心之所向,更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勇担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任之途中最朴实的承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超声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培训班(河西片区)暨龙南市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落幕
2025-04-26 -
new“药有所为”—2025年临床药学领域案例分享及成果转化方向 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04-25 -
newCACA指南前沿理念与创新技术落地辽宁营口
2025-04-24 -
new我国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2025-04-21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