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圆桌派|“乳”此美丽,多维聚力撑起乳腺健康养护伞

时间:2024-03-12 09:53:03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治疗的各种指南、新药不断出现,但如何通过科学的预防手段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危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次《医师报》特别邀请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乳腺中心唐鲁兵教授和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院甲乳外科江国斌教授科普乳腺癌相关知识,为乳腺癌患者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医师报》: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普及率仍然较低,尤其在三四线城市,您认为这其中主要有哪些原因呢?如何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筛查率呢?

江国斌教授:乳腺癌的预防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最积极、最根本的预防手段;二级预防是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即通过普查,尽早发现疾病线索,并在其症状出现或临床诊断前终止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以两癌筛查为例的早期筛查便是此类预防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夺回生命的主动权;三级预防即康复预防,主要为确诊患者提供各种治疗手段以提高生存率及康复率[1]。

目前乳腺癌筛查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中国地广人多,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存在差距,当前国内尤其三四线城市女性对乳腺癌防治意识淡薄,通常发现症状才就诊;其二,乳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而两癌筛查的适合年龄为35-64岁,并未囊括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且多数年轻女性传统观念认为乳腺癌只发生于中老年妇女而缺乏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临床医生可通过抖音等自媒体积极进行科普宣教,提高民众对乳腺癌的认知,普及自我筛查的手段并鼓励进行定期筛查。

唐鲁兵教授:当前民众对乳腺癌筛查重视不足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其一,部分女性存在讳疾忌医和怕羞心理,不愿在医院进行乳腺检查;其二,现代化社会节奏快速,许多年轻女性因为工作或家庭等原因无法及时筛查;其三,部分民众偏听偏信,选择各种偏方、秘方、保健品而错失早筛早诊早治的良机。

乳腺钼靶检查是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之一,目前基于乳腺钼靶检查,乳腺癌死亡率降低了28-45%[2],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推广乳腺癌普查工作,近几十年来美国乳腺癌死亡率下降43%,5年生存率达90%(图1)[3]。近10余年来,我国不断开展乳腺癌科普和宣教工作,大力推行“两癌筛查”试点工作,致力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同时也起到了增强女性乳腺癌防癌意识的作用。


图1 1975-2020年美国按人种/种族划分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趋势[3]

《医师报》:当前来院进行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女性占比有多少?您所在医院开展的群体筛查结果如何?

唐鲁兵教授:乳腺癌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对因各种原因前来就诊的适龄女性进行的乳腺癌筛查,或女性个体主动或自愿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的乳腺癌筛查;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借助医疗保健机构的设备、技术和人员有组织地为社区所有适龄女性提供的乳腺癌筛查[4]。我国以机会性筛查为主,目前本院开展的群体性筛查较少,而来院进行机会性筛查的女性约占40%左右。

江国斌教授: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民众对筛查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民众不放心在基层规模相对较小的医院进行两癌筛查,为此本科室曾与当地政府慈善委员会联合组织下乡筛查,数据显示每千人中可筛查出2-4位乳腺癌患者,远高于乳腺癌的实际发病率,因此开展乳腺癌群体筛查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民众健康。

《医师报》:外科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根治手段之一,随着乳腺癌早筛早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希望兼得生命与美,而医学技术的精进也使保乳手术成为可能,请您谈谈近年来外科手术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您所在医院开展的保乳手术有哪些优势?

江国斌教授: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保乳手术治疗起步较晚,其中极大原因为民众的理念存在差异:欧美女性认为“生命诚可贵,乳房价更高”,而我国女性则秉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理念,因此既往开展乳房根治术时通常将全乳切除。随着乳腺癌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保乳手术为患者带来的获益有目共睹,保乳理念也由此已深入人心。

近20年来,乳腺外科手术治疗理念逐渐演变为“至臻至简至美”:其一,治疗术式已从乳腺癌根治术向改良根治术演变,根据肿瘤转移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从粗犷走向精准;其二,手术范围不断缩小,从既往甚至祛除肋骨的大手术向微创、保乳手术演变,通过最小有效治疗大幅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本院的乳腺癌保乳率已达40.2%;其三,美学成为重要追求理念,对于满足保乳适应证的乳腺癌患者首选保乳治疗,对于不具备保乳条件的患者可通过全乳切除术后重建以重塑乳房美观[5]。目前本院已派出医学团队精进腔镜技术,将开口置于隐蔽处,致力于为台州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医师报》:乳腺癌患者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吗?会有传染风险吗?

唐鲁兵教授:乳腺癌患者进行母乳喂养具有多种益处,并不具有传染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研究表示,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婴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现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还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与从不母乳喂养者相比,曾经母乳喂养者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下降22%(OR:0.78,95% CI:0.74~0.82),母乳喂养<6个月和母乳喂养6~12个月者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分别降低7%(OR:0.93,95% CI:0.88~0.99)和9%(OR:0.91,95% CI:0.87~0.96)[6]。一项纳入24篇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累计母乳喂养较长时间,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RR:0.47,95% CI:0.37~0.60)[7]。总体而言,乳腺癌患者生育后进行母乳喂养是切实可行的,不必有心理上的顾虑。

《医师报》:乳腺结节已成为最常见的乳腺病变,引起大家广泛关注,那么它的成因有哪些?能否成为女性的一种情绪病呢?临床如何判定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呢?

唐鲁兵教授: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体检查出乳腺结节并对此十分担忧焦虑,甚至将乳腺结节等同于乳腺癌。乳腺结节并不是特指某种具体的疾病,是生长于乳腺腺体内的实性病变的统称,一般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等,只有1%-2%的乳腺结节属于乳腺癌。换言之,良性结节居多,可由包括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内分泌紊乱或月经周期过程中体内激素周期变化和遗传因素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体检发现结节后无需过度担心,应积极前往乳腺科就诊判定良恶性以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江国斌教授: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疼痛和乳腺肿块,这也常是患者的就诊原因,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研究表明情绪不良与乳腺结节的发生风险相关[8],从一定程度而言乳腺结节也可称为女性的一种情绪病。乳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病史的采集、临床触诊、超声和钼靶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乳腺磁共振(MRI)等检查,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从形状、纵横比、边界、边缘、回声和后方回声等方面评估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分级越高则病变恶性程度越高(表1)[9]。


表1 BI-RADS分级诊断标准[9]

《医师报》:请两位教授对不幸罹患乳腺癌的患者在寻医问药过程中给予些许中肯的治疗建议。

唐鲁兵教授:相较于其他实体肿瘤而言,罹患乳腺癌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患者积极进行乳腺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并接受合理、规范的治疗可达到良好疗效。此外,建议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每周进行150min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75min以上高强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维持BMI在18.5-23.9之间;合理饮食,摄入充足营养,谨慎食用保健品,禁止食用胎盘制品;戒烟禁酒。

江国斌教授:乳腺癌总体愈后良好,不幸罹患乳腺癌的患者应放松心态,坚强面对,积极配合治疗,相信科学,健康生活,在抗癌路上行稳致远!

唐鲁兵教授总结:

乳腺癌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通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鼓励大家提高乳腺健康体检意识,有问题及时就医,切莫对乳腺结节等问题过于担忧,若不幸罹患乳腺癌,一定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治疗,实现更好更长生存。


江国斌教授

主任医师、首席医师 副教授 肿瘤学硕士

恩泽医院甲乳外科科室副主任

恩泽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台州市医学会肿瘤外科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台州市抗癌协会甲状腺乳腺专委会 常委

台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委员

浙江省循证医学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委会 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浙江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乳腺癌标志物协作组委员

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大学乳腺中心 访问学者


唐鲁兵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乳腺健康与母乳喂养专委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浙江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浙江分会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乳腺临床试验专委会委员

宁波市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

宁波市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委员

参考文献:

[1]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共识专家组.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专家共识[J].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 9(4):9.

[2] Hackshaw A. The benefits and harms of mammographic screening for breast cancer: building the evidence base using service screening programmes[J]. Journal of Medical Screening, 2012, 19(1_suppl): 1-2.

[3] Clancy E. ACS Report Shows Prostate Cancer on the Rise, Cervical Cancer on the Decline[J]. Renal & Urology News, 2023: NA-NA.

[4] 中国抗癌协会,郝希山,佟仲生,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J].中国肿瘤临床, 2019, 46(9):3.

[5] 王海波,吕志栋.乳腺癌外科治疗研究现状及热点[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5):5.

[6] Chowdhury R, Sinha B, Sankar M J, et al. Breastfeeding and maternal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cta paediatrica, 2015, 104: 96-113.

[7] Zhou Y, Chen J,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feeding and breast cancer risk: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J]. Breastfeed Med. 2015 Apr;10(3):175-82.

[8] Wu X, Zhang W, Zhao X,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breast cancer: observational and genetic analyses[J]. BMC medicine, 2023, 21(1): 170.

[9] 赵丽玲.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6):2.


责任编辑:李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