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查肾功能,为何还要验“尿常规”?
近年来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民众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越来越多人每年或者每隔两三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的项目多样,包括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肾功肝功能、心脏超声等。最近很多体检者发现每次肾功能检查都需要进行“尿常规”检验,这是为什么呢?
肾功能检查要验“尿常规”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很高,毫不夸张地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慢性肾病病人,每年尿检、肾功能检查是为了掌握自身的肾脏情况,及时发现肾脏出现的异常,及时治疗,以有效预防肾病。尿常规检验、肾功能检查属于两类不同的检验,二者均可以观察肾脏功能,不可相互替代,所以为了了解肾脏的具体情况,单纯进行肾功能血检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尿常规检验。
肾脏作为身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排毒、调节内分泌等。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肾功能检查去分析肾脏情况,肾功能常见的指标包括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等。其中肌酐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准确性高,且成分稳定。但由于人类有两个肾,每一个肾脏的功能均十分强大,当其中一个肾脏出现问题时,肾脏功能不一定出现异常,导致单一通过血检肾功能不能立马发现肾脏出现的问题。
尿液的形成过程复杂,其中肾小球重吸收在整个尿液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肾小球出现损伤时,尿液中相应成分就会出现变化。肾小球重吸收主要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当肾小球出现损伤后,蛋白质类物质吸收出现问题,无法吸收的蛋白质顺着尿液排出体外,此时通过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类物质可以及时发现肾脏出现的问题。另外,尿常规检验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在早期肾脏疾病鉴别中应用价值很高。
尿常规检验单上一般有什么项目?都代表了什么?
一般尿常规检验单上常见的项目包括尿蛋白、尿糖、尿比重、潜血等。
1.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观察尿蛋白水平变化,可以辅助很多种肾病的判断。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类物质含量极低,正常人的尿蛋白水平在0-80mg/24h之间,若尿蛋白含量超过该范围,则提示存在肾病风险。
2.尿糖
尿糖则主要通过测定尿液中糖类物质成分水平,判断检测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糖尿病发病率高,发病后典型特征是糖代谢异常,导致无论是血糖,还是尿糖水平均出现升高情况。一般正常人尿糖项目检查后结果为(-),当检查结果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则提示尿液中糖类物质含量升高。尿糖水平越高则“+”越多。
3.尿比重
尿比重也就是尿液的密度,尿比重可以反映尿液中水分和可溶性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尿中质点的数量、质点的密度、质点的溶解度等均会影响尿比重。正常人24小时总尿量的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年龄也会对尿比重产生影响,婴儿尿比重较成年人高。出现肾病的病人由于尿液中含有酮体、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导致尿比重明显出现异常。但也由于同一个人一天内受出汗、喝水等影响,尿比重数值会出现上下浮动,因此单一该指标的变化,往往很难说明问题,需要结合其他尿常规检验项目一同分析,综合判断检查者情况。
肾脏疾病发病率高,每年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不可或缺,尿常规检查可以更早发现肾脏出现的问题,所以进行肾功能检查时必须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通过分析尿蛋白、尿糖等情况,综合判断检查者情况。为了保证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需要注意检查前禁水与控制饮食、检查频次、检查时间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10-142024
B超能诊断哪些肝脏病变
-
12-262024
心理护理在女性更年期的作用
-
12-142024
药店人必看!感冒流感季,药物怎么选? 一文教你搞懂相关药物推荐
-
11-292024
抗菌药耐药性的现状和应对
-
发现“白细胞减少”不要慌,血液科医生来帮忙
2023-11-27 -
“癌症克星”M6射波刀:杀瘤不见血,不开刀、无创伤,预后效果好
2023-07-17 -
认识麻风病健康科普知识
2023-04-26 -
医访谈|向森教授:关注乳腺癌分期,基于指南规范诊疗,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
2023-07-07 -
盆腔炎症,这3个护理技巧或许能使女性受益
2023-05-23 -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疗
2023-06-05 -
家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日常护理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