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重点关注 | “一部手机走遍全院”,武汉协和让患者和医生的时间都用在“刀刃”上了

时间:2024-05-29 11:01:26来源:医师报作者:秦苗 阅读: 147059


“为了让初次到医院就诊的老百姓都能免费体验‘智能分导诊、智能加号、智能预问诊’的优质AI医疗服务,我们致力于推动这一创新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这一‘火种’能从武汉协和医院出发,蔓延至全国的其他医院,从而形成一个行业标杆,共同探索医疗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整个行业树立典范。”

 

这一好消息来自于5月16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与百度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AI智慧门诊”项目,该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AI)优化门诊流程,来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据了解,“AI智慧门诊”涵盖了智能分导诊、智能加号、智能候诊室等服务模块。该项目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门诊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同时帮助门诊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据悉,该项目已在武汉协和医院测试上线1个多月,覆盖医院10余个临床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此,《医师报》特别邀请了武汉协和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陈澍教授,就此次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探索,以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武汉协和联手百度健康:

合力探索“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在今年“两会”期间各行各业报道中频频出现,其形成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意味着医院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方面等领域探索新的学科模式。

 

武汉协和作为国家卫健委直属医院,以其近700万的门诊量和各项领先的医疗指标,一直在全国医疗界中处于前列。如何能服务好700万患者在医院里的“大小事宜”,一直是医院管理层深度思考的问题。


胡豫院长签约仪式上谈到:“我理解AI本身可能并不直接产生显著价值,然而,当它与患者的广泛需求紧密结合时,其潜力将被充分释放,从而带来显著的技术红利和医疗价值。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极大地提升了医疗行为的整体效率,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529105921.jpg


他还强调,百度健康作为互联网技术的领军企业,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备受认可。此次,协和医院与百度公司的强强联手,共同打造AI智慧门诊,是双方共同推动医疗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外,胡院长表示未来医院将与百度健康一同脚踏实地,共同协作推进项目,不断探索技术应用,关注患者体验,持续优化技术,力求推动AI智慧门诊项目取得卓越成果。他热切期待“AI智慧门诊”能成功实施,并实现三个核心目标:一是通过AI技术减少问诊中的低效环节,提供精准诊疗方案,显著提升门诊效率;二是借助AI打造高效智能、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平台,实现智能分诊、加号、候诊等功能,优化患者就医体验;三是运用AI和大数据分析提升智慧管理,深入了解患者需求,结合医院运营情况制定更佳管理策略,从而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信武汉协和与百度健康联手打造的“AI智慧门诊”,不仅体现医院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更是响应国家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胡豫院长说道。


AI智能门诊直击三大“痛点”:

实现医疗生产力中的“不可能三角”


在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中,AI正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新质生产力,为行业带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特别是在协和医院这样的顶尖医疗机构中,AI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


陈澍教授认为,武汉协和为了满足如此大体量的患者需求,同时确保医生在繁重的工作负担下能够腾出更多时间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需要寻找一种平衡。但在医疗行业中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即在医疗生产力中难以同时实现的三个关键要素:质量(“看得好病”)、成本(“看得起病”)和效率(“看得上病”)。

微信图片_20240529105925.jpg

他介绍,医疗领域的“不可能三角”表明,在医疗服务中,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效率三个要素往往难以同时达到最优状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能需要增加成本和延长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可能会影响服务质量和增加等待时间,而缩短等待时间可能需要增加成本或降低服务质量。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在三个要素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确保医疗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保持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要求我们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借助科技手段来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精力专注于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平衡,我们才能真正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保持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他告诉《医师报》记者。

据悉,该“AI智能门诊”项目以百度文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由百度健康提供解决方案,功能涵盖智能分导诊、智能加号、智能候诊室等多个服务模块,主要功能是为患者解决初到大医院面临找不对科室和医生、挂号难、候诊就诊等环节的多个痛点难题。

首先,“AI智能门诊”中的“智能分导诊”让“看得好病”成为可能它基于多模态AI技术充分模拟诊前咨询流程(支持语音、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患者对病症进行准确描述,再基于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进行归纳汇总,为患者精准匹配与病情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和专家,并辅助挂号。此外,“智能分导诊”还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主动建议自助开单,引导患者在诊前做完关键检查,减少患者反复就诊、来回奔波的麻烦。

其次,“AI智能门诊”中“智能加号”让“看得上病”成为可能该功能通过多模态AI交互与病情整理,基于定制大模型的推理能力综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与诊疗资源情况,智能判断加号资格发放。陈澍教授介绍,该功能在不增加医生工作量的情况下,为那些有迫切治疗需要的患者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同时,参与加号功能测试的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表示,“智能加号”功能在武汉协和医院甲乳外科上线1个月,已为300多名患者提供了加号诊治机会,其中有超过70%是需要尽快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

最后,“AI智能门诊”中的“智能候诊室”让“看得起病”成为可能该功能通过以医生数字人为载体的多模态AI交互,引导候诊患者将等待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多轮一问一答的语音对话中完成就诊病情录入,并通过AI大模型将病情整理成为规范的病史小结,并发送医生诊室内的工作站,方便医生在患者进入诊室时提前快速了解患者病史,大大减少了医生和患者宝贵的时间成本。目前,武汉协和医院已有骨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等十余个科室开始使用该功能,得到了医生与患者的普遍认可。

不得不说,武汉协和医院这次“尝鲜”AI技术,正在成为医疗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典范,未来必将推动着医疗服务向更高效、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AI技术将继续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变革和机遇。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