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病例讨论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病例讨论/详情

再突破!张晓刚教授团队为35kg极低体重患者实施经典原位肝移植术

时间:2024-05-30 21:23:42来源: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作者: 陈洁

近日,肝移植外科张晓刚教授团队再突破,成功为体重仅有35kg(BMI12.6)的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手术。

疾病缠身,“人比黄花瘦”

云女士今年55岁,2年前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失代偿期,反复发生消化道出血。自2023年5月开始,患者因肝硬化并发的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在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多次住院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一种非常凶险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后会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原本向肝脏流动的静脉血会产生返流现象,导致胃冠状静脉流向的侧枝循环开放,在强大的静脉压冲击下,与之相通的食管胃静脉便出现曲张。曲张的食管胃静脉表面仅有一层黏膜覆盖,在胃镜下形态如“蚯蚓状”,这种血管壁菲薄的曲张静脉非常容易发生自发破裂出血,而不当饮食更会诱发出血,一旦患者进食过快、过烫、过干、过硬,都会划破曲张的静脉血管,引起出血,甚至腹压骤然升高也会引起这些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因此,云女士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来保证营养,身高165cm的云女士体重从55kg下降至仅有35kg(BMI12.6),整个人消瘦的皮包骨头,体力严重下降,不能正常生活。

由于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云女士2年内9次在我院进行治疗,最危急的时候血红蛋白仅有23g/L(正常成年女性参考值115-150g/L),血小板仅有8 X109/L(参考值125-350 X109/L),白细胞仅有0.61X109/L (参考值3.5-9.5 X109/L)。感染性肝病科主管治疗组何英利主任、任丹凤医生一次次将患者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但随着病情越来越重,内科保守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肝移植手术成为云女士延续生命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病情的不断加重也让患者及家属最终下定决心进行肝移植,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及评估,患者终于匹配到了合适的肝源,云女士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负芒披苇,移植难关关关过

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征、脾功能亢进,腹腔广泛曲张静脉并合并有全血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贫血、大量腹水等,病情危重。这意味着,云女士的循环血量和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都将很差,无疑是对整个手术团队的一次重大考验,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肝移植外科张晓刚教授团队结合云女士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术前评估,王善佩医生和患者家属充分详细的沟通手术方案及手术风险应对预案,手术团队的严谨和精湛更进一步坚定了患者及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心。麻醉手术部朱耀民副主任和张琳娟副主任也高度重视,仔细研究了患者术前检查及病历资料,制定了完备的麻醉预案,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调配,肝移植专业组全体成员立刻进入备战状态。

4月1日晚8点18分,手术开始了,整个手术间一度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手术团队从病肝切除期到无肝期再到新肝期,每一个阶段都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从各项指标的监测到出入量的把控再到血压的维持,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准精准再精准。“由于患者体重极低,并且还合并有全血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情况,因此术中的出血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并且在新肝开放期间,患者还要面临着心脏骤停的风险。”张晓刚教授说。

微信图片_20240530212120.jpg

术中,医生精准操作,仔细分离、切断和修整与病肝相连的各种韧带、动静脉血管,既要保证把病肝彻底分离,又要最小程度减少对机体的损伤。同时需要尽快修整好肝脏的附属血管及胆管断端,并将相应的血管及胆管一一吻合,在最短的时间将供肝植入体内并恢复血供,既要保证吻合的高速度,又要确保吻合口的高质量。在无肝期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还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耐受,有更好的术后恢复。手术紧张有序的进行着,麻醉医生精准用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巡回护士提前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按时巡视保证输血输液顺利,并分阶段进行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在肝胆外科及麻醉手术部专家团队的紧密协作下,4月2日凌晨2点,历时六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出血仅300ml,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外科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前路灿灿,医护仁心重铸血肉

肝移植患者的术后管理也十分重要,张晓刚教授、王善佩医生每日到外科重症医学科查房,针对患者疾病特点个体化制定术后治疗方案,外科ICU林婷主任、张靖垚、吴春莉、王文静医生及申存毅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对云女士进行精细的术后治疗和护理康复。针对低体重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精确计算每日输液量和每小时输液速度,确保液体负平衡减轻心肺负荷。在护理上,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压疮,护理团队每日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早期快速康复。

云女士在外科重症医学科恢复顺利,经过5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逐渐脱离重症监护状态,转入肝胆外科3区肝移植病房进行康复。田波彦护士长带领肝移植专科护士团队精心照料患者,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护理计划,精心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不断鼓励及强化患者恢复的信心。

微信图片_20240530212130.jpg

经过医患的大力配合和不懈努力,云女士各项检查指标不断好转。术后3周,云女士顺利康复出院,目前定期在门诊复查,各项指标良好,血红蛋白水平维持稳定在110 g/L左右,饮食较前明显改善,体力明显较前好转,体重较前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家属更充满了对未来健康美好生活的信念。

肝移植作为肝病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患者最后的希望。但其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对移植团队和患者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在肝移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云女士得到了生的希望。

回首整个治疗过程,家属也是感慨万千,对移植手术由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兴奋激动,在给医护的感谢信中,云女士的女儿这么说:

我妈妈做了肝移植手术,她重生了,在经历这么几年的绝望后,我重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其实在这次手术前,我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因为妈妈体重很小,手术风险相对更大,然而我必须搏这一次。在张晓刚、王善佩等医生的努力和高超精湛技术下,妈妈顺利完成了这次手术,她很激动,从重症到普通病房,状态一直都很好,这是我们之前都不敢想的。在住院期间,护士每次都很认真的叮嘱我们服药时间和剂量,每天对我们进行严格的查体,告知我们注意事项,鼓励我们,让妈妈信心倍增,所以妈妈才能恢复的这么好。很感谢医生、护士们,你们有熬不完的夜,从早到晚停不下来的脚步,你们也都是父母的孩子。你们用自己的日日夜夜挽救着一条条生命,你们才是最可敬可尊的人。再次感谢你们的无私和努力!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