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中 一生难见到一次的病例
图1 心脏磁共振提示右心明显增大,右室肌小梁(A、B),室间隔及左室前壁、前侧壁和下壁心外膜下多发延迟强化(C、D)
一位21岁的年轻女性因“头晕2年,活动后胸闷”住院。患者12岁开始出现双手指尖遇冷变色(先变白后变紫);近半年出现脱发。1年前出现活动后(慢跑500 m、上5层楼)胸闷、气短。入院前1个月爬2层楼气短明显并出现腹胀、恶心、食欲缺乏、少尿、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心电图提示交界区逸搏心律,多导联ST-T改变。
患者身高155 cm,体重30 kg,体质指数12.49 kg/m2,血压100/50 mmHg,体型削瘦,斜肩;四肢皮下脂肪明显减少;皮肤干燥;头发稀疏无光泽,小下颌,尖鼻,高颚弓。全身散在咖啡色斑。四肢瘦,关节突出,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扁平足,双侧外翻畸形。
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病变、右心增大,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39%,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磁共振示右心明显增大,右室肌小梁增多,左、右室壁收缩功能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40.4%,延迟强化示室间隔及左室前壁、前侧壁和下壁外膜下多发片状高信号(图1)。
性激素检查示卵泡刺激素、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提示处于绝经期。
讨论
本例为青年女性,慢性病程,多系统受累。心脏方面表现为右心增大,左、右室收缩功能减低的心肌病变伴持续交界区心律。从心血管系统外表现分析,患者身材、面貌、皮下脂肪、四肢骨骼的表型特征与一种罕见疾病——早老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本例患者的心脏外表现与儿童早老症的多种系统症状相吻合。
但儿童早老症病程多从婴儿期开始,平均寿命仅13岁,心血管病变特征为多发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高血脂及糖代谢异常,心肌梗死和卒中是常见死亡原因。本例患者病情发生略晚,进展较慢,不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压、血脂、血糖异常。这种表型符合不典型早老症,其临床多系统受累表现与儿童早老症类似,但发病较迟(幼儿期发病),寿命可达20岁或更长,心血管系统异常以心肌病变、瓣膜病多见。
根据患者表型特征、对患者及父母LMNA基因12个外显子进行测序及比对。LMNA第1外显子发现杂合突变c.175C > CG(p.Leu59Val),其父母未发现类似突变。McPherson E等曾报道2例高加索女性病例,其临床表现与本例类似,基因突变位点略有差异(c.176T>G),但均导致第59位氨基酸改变,故本例携带突变基因的致病性得以确认。
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据文献报道,建议预防性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根据患者经济状况,置入心室按需型(VVI)起搏器、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妇产科建议补充激素替代治疗,患者拒绝。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血液病患儿“保命”与“保生育”双赢 | “六·一儿童节”专辑
2025-06-03 -
new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的“生命逆袭”
2025-02-09 -
new58岁甲流重症患者的惊心一战
2025-02-07 -
new“甲流风暴”中的生命曙光:80岁高危患者的救治启示
2025-02-06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多学科共话下呼吸道感染优化诊治
2017-11-23
-
支原体肺炎诊治面临四大困难
2019-12-16 -
关于氯化钾注射液用药三问三答
2021-08-29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肾衰老人突发脑梗,多学科联合挽救急危患者
2021-06-13 -
中国专家首创消化内镜学 新术语“Endoscopology”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