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日贯长虹·镜瘦竞美”全国减重代谢手术视频比赛:青年才俊闪耀舞台,共筑减重代谢外科新篇章

时间:2024-11-21 11:38:00来源:医师报作者:xin 阅读: 301079


      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减重代谢外科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0月18日-19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中日友好医院、河南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委会、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联合协办的备受瞩目的第四届“日贯长虹·镜瘦竞美”全国减重代谢手术视频比赛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减重与代谢外科医生齐聚一堂,以精湛的手术技艺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共同展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方向。其中,胃旁路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李雪平医生与袖状胃组长春嘉和外科医院辛贺医生以其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本文将围绕这两位冠军的专访内容,深入探讨减重代谢外科领域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111.png

冠军感言

      袖状胃组冠军——长春嘉和外科医院辛贺:“能获得这项荣誉,我感到既兴奋又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辛勤付出的肯定。也要特别感谢孟化主任以及整个会务组,他们辛勤的付出,为我们组织了一场如此精彩的会议,让我们有机会相互学习和交流。在这次经历我深刻的认识到啊,在减重代谢领域,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也让我更加的坚定,继续努力的决心。”

      胃旁路组冠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李雪平:“非常感谢主办方给了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一次手术视频大赛大赛中能够在胃旁路组获此殊荣,还要感谢我的患者这么多年一如既往对我的支持,最后感谢我们的医院对我这么多年的培养,参加这次手术视频大赛比赛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同行们的专业精神与创新能力。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整个减重代谢外科团队。未来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与学术水平,为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床与学术能力的提升之路

两位冠军一致认为,减重与代谢外科医生在临床能力与学术能力的提升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持续学习:紧跟医学前沿,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 注重实践: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积累丰富经验,提高手术技巧与安全性。

  • 加强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研讨,与同行深入交流,拓宽视野。

  • 科研创新: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与手术路径,推动学科发展。

     在成功经验分享方面,两位冠军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助力方面,他们希望医院与科室能够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与资源支持,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大赛组织与环节设置的评价与建议

     对于本次大赛的组织与环节设置,两位冠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大赛不仅为青年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促进了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 增加临床操作环节:在现场增加临床技能操作比拼环节,能真实反应参赛选手得基本功。

  • 强化打分机制:这次大赛得新颖的网络投票和现场知名专家评选方式相结合,对于两方面得评分占比是否能继续优化。

  • 扩大影响力:通过媒体宣传、网络直播等方式扩大大赛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也希望这么好的平台能一直坚持走下去

肥胖挑战下的科室建设与学科发展

     肥胖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减重代谢外科科室建设与学科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两位冠军所在单位的科室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设备不足、科研投入有限等问题。

面对挑战,两位冠军及其所在科室制定了以下计划与打算:

  •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养现有人才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提升设备水平:积极争取医院支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与技术手段。

  • 加大患者教育: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肥胖危害的认知

  • 推动学科交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日贯长虹·镜瘦竞美”全国减重代谢手术视频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青年减重与代谢外科医生的风采与实力,更为整个减重代谢外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本次大赛主席评委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孟化教授表示:这次比赛的就是让我们年轻的代谢减重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我们的手术越来越规范标准,年轻医生才是减重事业领域的未来,我们年轻的医生能发展的更好,可以做更标准的外科手术,代谢减重手术的标准化以后,才能让我们的患者最终最获益。

责任编辑:吴瑞波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