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麻醉科在临床质控中的引领作用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玉辉 湘雪 发自北京)“麻醉学科不仅要做好手术中的关键环节,更要从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1月24日,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和32个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以及全军麻醉和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专题工作会议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闵苏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袁红斌教授强调。
闵苏教授、袁红斌教授指出,作为临床质控的引领角色,麻醉科在手术安全、患者康复及医疗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麻醉科通过实施严格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控及术后随访,确保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安全。同时,麻醉科还积极参与医院的质量改进项目,推动多学科协作,共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他们指出,麻醉科在临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在医院安全运行中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闵苏教授
袁红斌教授
自1989年原卫生部12号文件正式将麻醉学科确立为临床科室,已历经36个年头,麻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多学科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临床科室,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正如前辈嘱托,麻醉专业已经“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会上,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些“麻醉科被视为医技科室”的传言,参会麻醉学界专家们从七个方面回顾研讨了麻醉学科的数十年来接续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明确了麻醉科作为临床科室的专业定位和质控的原则要求。参会专家凝聚了行业共识,增进了临床质控的信念。
麻醉科对提升医疗质量有独特贡献
从现代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讲,麻醉科是综合业务能力要求最高、工作单元分布最广的高风险科室。因为麻醉科医师面临的患者,不论是手术前、手术中还是手术结束后,都能时时刻刻守护患者,监测诊断病情,并即刻处理,其医疗决策可谓“立竿见影”,以确保手术或特殊诊疗的顺利完成,保障患者各项生命功能平稳与舒适。也是加快术后康复的最关键学科。
“评价一家医院的医疗水平,一个关键指标即为其麻醉科的专业能力。”闵苏教授介绍,麻醉科作为临床安全平台,在医院的临床质量管理与安全运行中占据引领地位。麻醉学科的职业特性在于其临床属性,它在外科系统中占据中心地位,如同航空母舰的甲板——航母运作平台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外科手术、介入治疗以及镇静下非手术的内镜诊治等各类医疗操作。每一次承接都伴随着风险,这使得麻醉学科不仅需要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涵盖内外科等多个临床领域,还需承担确保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责任。
“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麻醉学科显著增强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闵苏教授指出,不同于其他管理部门,麻醉科对提升医疗质量有独特贡献。我国麻醉专业的质控指标体系已经非常系统化、流程化,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和质控引导性。
她还指出,麻醉学科的知识面广、技术雄厚。通过质控,麻醉学科实现了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应急保障,满足了手术、麻醉以及其他治疗的多样化需求。
“麻醉学科仍需继续努力。尤其是在围手术期平台数据库建设上,需要为医院的质控和运营管理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闵苏教授说。
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学科
“预防术后并发症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袁红斌教授提到,在临床管理质量提高的过程中,麻醉学科关于《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的26项质控标准,覆盖了从围手术期安全到患者满意度和术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袁红斌教授指出,麻醉在围术期医疗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仅限于技术实施层面,更体现在对整个外科手术流程的支持与保障作用上。尤其是在国家卫健委提出舒适化医疗理念后,麻醉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例如,在推广分娩镇痛、日间手术麻醉等方面,相关指标的设定旨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并对外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得益于麻醉学科的高速发展,麻醉相关死亡率由2009年的小于1/5000,减少至当前的小于10万分之一,部分医院可达30万分之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下降。”袁红斌说。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麻醉专业已从单纯的临床麻醉扩展到包括低体温预防在内的围术期生命指征精细化调控和麻醉与疼痛治疗等多个领域,体现了麻醉医生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面的贡献。袁红斌教授说:“麻醉科正逐步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实现舒适化医疗服务目标上的重要学科,以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无痛舒适化诊疗的迫切需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