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卒”不及“房” 当心房颤引发脑卒中
心房纤维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被视为“21世纪心血管流行病”。当房颤发生时,心脏的规则跳动被打乱,心房失去正常有效的收缩节律,导致血液在心房内瘀滞,进而逐渐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如果出现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处的血管,一旦堵塞了脑血管,就会引发脑卒中。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据统计,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过2000万,患病率约为1.6%,而这些房颤患者中,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比无房颤者增加近5倍。更令人担忧的是,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脑卒中不仅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后遗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房颤引发的脑卒中起病往往突然,患者可能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倒地,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模糊等症状,给家人带来极大的恐慌和不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巨大打击,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房颤引发的脑卒中,根据相应的危险分层,通常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等,而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抗凝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是房颤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注意观察和预防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及时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定期的复查不仅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还可能涉及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自身的生活方式调整也至关重要。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房颤和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戒烟戒酒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合理饮食应注重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适度运动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摔倒摔伤等。此外,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应更加重视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强化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控制,定期查心电图、必要时可筛查动态心电图评估。
总之,房颤与脑卒中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房颤患者需高度重视脑卒中的预防,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通过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房颤和脑卒中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何叶(主管护师)
夏莹(副主任护师)
马芳芳(主管护师)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钱浩(副主任医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