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食补非小事:老年康复必修课
手术刀口愈合了,不等于身体获得了完全康复。对老年患者来说,术后科学食补是身心康复的“良药”,其重要性不亚于手术治疗本身。面对我国老龄化加剧与外科技术进步带来的老年手术人群持续增长,中食智库专家、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常委、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主任医师张大辉强调,术后食补绝非“大补特补”,而是一门关乎阶段递进、个体差异与营养均衡的精准学问——其核心目标是让老年患者“吃”出健康、“补”出活力,加速康复并提升生活质量。
身体机能受创 术后营养是基石
手术对机体无疑是一次强烈的打击,尤其对器官功能储备下降的老年人,会造成显著的代谢应激、营养消耗和免疫功能抑制。蛋白质大量分解、伤口愈合延迟、消化功能减弱是术后常见问题。张大辉解释,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支持,如同为疲惫虚弱的身体雪中送炭,能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缺口,促进组织修复合成,降低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显著缩短康复周期,最终提升整体生存质量。而忽视术后营养管理,可能导致康复缓慢、体质下降,甚至对手术的长期效果大打折扣。
食补误区重重 个体差异莫轻视
术后老年患者食补需警惕四大误区。张大辉指出,一是盲目大补,术后即服浓汤、甲鱼、人参等滋腻厚味,这反而会招致脾胃损伤、腹胀腹泻,不利伤口恢复。二是过分忌口,因惧怕“发物”过度限制,致使蛋白质与能量严重缺乏,同样延缓康复。三是轻视水与纤维素,极易使术后产生便秘风险,这应保证充足温开水及适量燕麦、熟香蕉等可溶性纤维,粗纤维添加则需要循序渐进。四是“汤比肉贵”,误将汤水当精华而舍弃炖肉与菜,实则汤中营养少而脂肪、嘌呤、盐分高。其核心原则就是术后食补务必个体化,并非所有滋补品都宜术后煲汤,适宜煲汤者也未必合个人体质,即使食材体质相契合,也不能盲目跟风,中药讲究配伍而非量多。
遵循阶段原则 循序渐进是核心
张大辉强调,术后老年患者的食补必须严格遵循“阶段性”原则,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伤口愈合进程,科学调整饮食内容和形式,切不可急于求成或盲目进补。
术后早期约1-3天,温和启动,护胃为先。此阶段胃肠功能尚未恢复,处于休眠状态。张大辉指出,饮食核心是保护胃气,温和刺激,少量多次。在医生允许进食后,首选清流质,如温开水、稀米汤、过滤清汤、稀释果汁等。关键在于少量多次每次50-100毫升,间隔1至2小时,密切观察有无恶心腹胀。务必避免牛奶、豆浆、豆类等易产气食物及任何滋腻厚味。从中医角度看,此时胃气虚弱,应选择性质平和、易于运化的食物,避免寒凉损伤脾胃。建议在汤水中加少许去皮姜片或陈皮,以助温中和胃。
术后中期约3-7天至数周内,蛋白优先,能量跟进。随着胃肠功能逐步“复苏”,食欲好转,此阶段是营养补充的黄金期。核心目标是提供充足能量和优质蛋白质,这是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建筑材料”。张大辉建议说,饮食应从流质、半流质稠粥、烂面条向软食软饭、发面馒头过渡。其重中之重是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患者可选择蒸蛋羹、水煮蛋、低脂奶、细嫩鱼肉、鸡茸、瘦肉末粥、嫩豆腐等易消化之物。同时搭配少量易消化少渣的蔬菜如胡萝卜泥、南瓜、冬瓜和水果等。坚持每日5-6餐的少食多餐模式,烹饪务必软烂,并严格避免油炸、辛辣及高脂、高盐食物。
康复期数周后,均衡巩固,全面营养。当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伤口愈合良好时,食补则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张大辉表示,此时目标是构建全面均衡的膳食结构,为长期健康大基础。每日食物种类应力争达到12种以上:主食注重粗细搭配,增加燕麦、小米、薯类;持续保障鱼、禽、蛋、瘦肉、奶、豆等优质蛋白足量供给,并摄入多种颜色新鲜蔬菜300至500克及水果200至350克。针对康复期关键需求,为保证骨骼健康,需足量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蔬菜补钙,辅以日晒或补充维生素D;预防贫血要保证红瘦肉、动物血摄取,并搭配富含维生素C蔬果来促进铁吸收;补充B族维生素则优选全谷物、瘦肉和绿叶菜。
药食同源助力 辨证施膳促康复
对于术后体虚、恢复缓慢的老年患者,张大辉认为,在均衡饮食基础上,可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适当选用药食同源之品辅助调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可选用山药、莲子、薏米、陈皮、山楂、小米煮粥,健脾开胃。气血亏虚明显者,可酌情用红枣、枸杞、花生衣补血等,但桂圆需辨体质。促进伤口愈合,中医重视气血充盈,可在健脾益气养血的基础上,选用黑鱼、鸽子肉或富含优质蛋白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等。中医辨证施膳才是关键,气虚乏力可用少量黄芪、党参、山药炖鸡;血虚面白可配少量当归、红枣、猪肝;阴虚口干可选百合、银耳、鸭肉;阳虚怕冷可用生姜、羊肉少量炖烂;脾胃虚弱则选茯苓、扁豆、砂仁少量煮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242025
术后食补非小事:老年康复必修课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门诊工作明星餐叙会
2025-07-22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开展防暑降温行动
2025-07-22 -
new“组团”施救显威力,重症患者迎“新生” ——万源市人民医院40岁患者康复记
2025-07-22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