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清华一附院麻醉科承办系列学术活动

时间:2025-09-02 09:25:53来源: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者:北京华信医院 阅读: 551

8月23日,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承办的“北京围手术期医学学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北京医学会疼痛分会学术会议暨北京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第20届疼痛专家沙龙暨第21届清华大学麻醉与镇痛学习班”在京开幕。

本次会议以“交融创新,精进笃行-共筑安全舒适医疗”为主题,设立主会场、疼痛PRP(富含血小板血浆)会场及重症会场三大板块,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麻醉科原主任张东亚担任大会主席,麻醉科主任林多茂担任执行主席。大会汇聚了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共探围术期安全与疼痛管理的前沿进展。

张东亚(左);林多茂(右)

经过北京围手术期医学学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选举程序,新增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多茂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周程辉为常委,并在本次会议由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高效办会,引领学科发展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晓莉,副院长张东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刘晓光莅临大会。他们在致辞中指出,麻醉与疼痛学科是围手术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手术安全、提升患者预后的核心环节。

围手术期医学通过多学科交流,打破专科壁垒,构建完整的围手术期诊疗闭环。本次会议聚焦临床痛点,通过“理论+实操”模式提升基层医师能力,未来将持续搭建高质量学术平台,助力麻醉疼痛学科从“安全麻醉”向“精准麻醉、绿色麻醉”迈进。

主会场:前沿理念破解临床难题

主会场汇聚了北京乃至全国的麻醉科专家学者担任演讲和主持嘉宾,包括北京协和医院申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穆东亮,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古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国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安建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郭正纲,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杜志辉等等数十位知名教授。他们就舒适化医疗、危重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等主题,总结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进展,分享了个人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的真知灼见。还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心导管介入、室性心律失常、免疫功能低下等为切入点,剖析病理生理状态,精辟分析麻醉管理策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任倩倩医生,进行了重症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急诊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分享,以其精准的术前评估、细致的麻醉调控、缜密的学术复盘,体现了所在医院在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引发了教授学者的热烈讨论。

分会场:重症救治与PRP治疗,直击重症、疼痛靶点

大会还设置了重症医学和疼痛PRP(富含血小板血浆)两个分会场。重症会场汇聚了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王越夫、北京积水潭医院王郝等专家学者,分享了重症医学领域对心脏功能评估、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术后患者的应用等学术观点,将临床麻醉与围术期危重症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对患者保驾护航的技术闭环。疼痛专场则以PRP为焦点,分别由北京协和医院崔旭蕾,北京医师协会疼痛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罗芳,北京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张挺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永涛等专家介绍了PRP在低颅压性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Workshop:技术实操赋能,助力技术落地

神经阻滞是疼痛治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超声等影像技术为其提供了巨大助益。本次会议还特设了Workshop环节,邀请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郑磊,同与会代表共同探讨超声与疼痛医学的有机结合。技能实操环节,分为肌骨超声与冲击波技术两个部分,使年轻学者更直观、高效的学习疼痛理念,掌握治疗技术。

由于参会学者的精彩讲授和热烈讨论,会议不断延时,直至下午5点大会才接近尾声。大会执行主席林多茂在总结时,由衷感谢专家教授和参会麻醉同仁的辛勤付出,感谢专委会全体会员的支持,特别是所有副主委和常委在会议筹备期间所做的工作,大家的能力与配合是大会成功的保障!

本次会议践行“精简办会、绿色办会”原则,将多项会议同期举办,为与会麻醉和疼痛医学同道,奉献了一场精彩而充实的学术盛宴。相信与会成员受益匪浅,提升了围手术期救治能力,更好地为手术和疼痛患者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杨瑞静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