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快刀斩乱“蔓”,斩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的“疯狂爬行”

时间:2025-09-08 09:06:38来源:医师报作者:刘梓琪 阅读: 633

人们常说起“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你听说过会沿着血管“爬行”,甚至一路侵袭到心脏的肌瘤吗?48岁的张女士就遭遇了这样一场生命危机。

张女士几年前就发现体内有肌瘤,一直相安无事便不予理会。直到一个多月前,开始自我感觉下腹部持续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患上的不是普通肌瘤,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这种疾病如同体内潜伏的“藤蔓”,会沿着血管悄无声息地生长蔓延。

经过多方打听,她了解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王海洋主任团队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不论是生长到心脏,甚至延伸至肺部的复杂平滑肌瘤病例,团队都成功处理过。怀着希望,张女士慕名来找王海洋主任求治。

经过广医一院的详细检查显示,张女士体内的瘤栓已经长到心脏,且粗细不均,部分瘤栓极其纤细复杂——最细处仅5毫米,从髂总静脉处很粗,到肝后下腔静脉变细,再往上又变粗,临近心脏处又变得细小,呈束型分散状,就像一棵形态怪异的大树,在血管内盘根错节。

这是一场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生命保卫战”。麻醉科庄小雪主任通过TEE超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全程密切监测,像一位专注的“雷达兵”,实时追踪瘤栓在心脏内的活动轨迹,精确评估瘤体与三尖瓣的粘连情况。这项精细的监测为手术团队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图”,确保在拆除血管内“炸弹”的同时,保护好心脏这一重要器官。

手术台上,妇科张晓薇主任、邓志校主任率先登场,两位专家默契配合,完成开腹子宫及附件切除操作。两人手法精准利落,视野清晰,操作层次分明。在切除过程中,剥离了长满肌瘤的子宫及卵巢,同时切除了宫旁静脉内平滑肌瘤。

随后,血管外科王海洋主任、王青山主任接过“接力棒”,开始了高难度的血管“拆弹”工作。他们犹如经验丰富的“探险家”,熟练地游离右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在错综复杂的血管网络中精准定位,细致地剥除右髂内静脉内的平滑肌瘤,顺利地驱除了这条血管里的“不速之客”。在食道超声监测下,从髂总静脉完整拉出下腔静脉及心脏内的瘤栓。同时通过食道超声再次检查,确保下腔静脉及心脏内无残留瘤栓。

让人欣喜的是,凭借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精诚的合作,各科专家完整取出了瘤栓,确保心脏内无任何肿瘤残留,避免了创伤较大的开胸手术。手术出血量少,时间也比预期缩短了许多,可谓是快刀斩乱“蔓”。

术后,张女士在ICU观察期间恢复顺利,很快转回普通病房。

“现在感觉很好,终于安心了。”张女士笑着说。这场惊心动魄的“血管扫雷”战,在多学科专家的默契配合下圆满成功。

术后,专家提醒,尽管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较为罕见,但女性朋友一旦发现肌瘤生长迅速或伴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知识链接:

一、静脉内平滑肌瘤的分期

Ⅰ期:盆内期:病变局限于子宫及子宫旁,除局部占位外无大血管阻塞情况。

Ⅱ期:下腔期:病变侵及腹腔血管,但尚未到达肾静脉水平。

Ⅲ期:心脏期:肿瘤延伸超过肾静脉水平,进入下腔静脉,或瘤体延伸入右心房,但尚未到达肺动脉。

Ⅳ期:肺动脉期:肿瘤延伸侵入肺动脉和(或)发生肺部转移。

二、静脉内平滑肌瘤的分型

Ⅰ型:游离型;Ⅱ型:粘连型;Ⅲ型:跳跃型

1.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