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追星”樊医生——“三县”交界的中西医守护者
9月17日,秋雨淅淅,秋叶沙沙。清晨的临猗县三管镇卫生院,慢特病门诊门口早已挤满患者。“晓波这娃看病实在,脸上总挂着笑,开的中药让老丈人的病有了起色,今天特意来抓药。”从60公里外永济市虞乡镇赶来的患者家属对记者说。
临猗县三管镇距县城30公里,地处临猗、万荣、盐湖三县交界,曾被俗称为“三不管”地带。但作为山西省卫健委确定的医疗次中心,这里成了周边群众看病的首选地,而让乡亲们念念不忘的,正是医生樊晓波。在临猗西半县黄河岸边的东张、角杯、孙吉等乡镇,他的名字比明星还响亮。
17载行医路,脚步紧随黄河
2008年深秋,青涩的樊晓波背着药箱走进东张镇卫生院。从东张镇的土坯诊室,到执掌角杯镇中心卫生院西张吴分院,再到2025年9月调任50公里外的三管镇卫生院,17年来,他的白大褂口袋里始终装着两样东西:写满患者名字的便签和一管润喉糖。
“樊医生到哪,俺们就追到哪。”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从50公里外黄河边的孙吉镇王显庄赶来,手里紧紧攥着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病历本。她表示自己常出汗、遇事急躁,在西张吴分院找樊医生看病后症状减轻,得知其调任三管镇,便立刻追了过来。
中西医“双剑合璧”,疗效铸就口碑
樊晓波曾在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进修,记下三大本西医诊疗笔记;还在山西中医药大学跟着老中医辨认草药纹路。17年间,内科听诊器与中药房铜药碾子成了他的“黄金搭档”。
高血压患者血压骤升,他会调整西药剂量并开出平肝潜阳汤药;孩子夜咳不止,他扎针前先讲黄河滩小故事,再贴自配止咳药膏;针对灰指甲,他摸索出“中药泡洗+西药外涂”疗法。他的接诊记录显示,20余万人次就诊中,有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重新下地种桃、常年咳嗽者不再气短、尿床孩童敢住校等诸多“奇迹”。抢救急危重症时,他总会守在病床边,直到监护仪曲线平稳如黄河滩黎明。
带领团队奋进,小医院实现跨越
2022年秋,樊晓波接任西张吴分院院长时,院里中药柜还空着一半。他带领全院人员钻研专业知识,每周四下午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一年开展40多场培训。3年后,护士能认出百种草药,年轻医生也敢开中医处方。
这个曾年门诊量不足万人的小院,蜕变成“网红卫生院”:年门诊量飙升至近6万,70%诊疗采用中药、针灸;他推出的小儿推拿、贴敷疗法,让70%小病娃无需打针即可痊愈;业务量翻5倍多,年收入从不足百万增至500万以上,药价却比以往更低。樊晓波常说:“咱挣的是良心钱,不是乡亲们的救命钱。”
初心融于细节,赢得百姓追随
2025年9月17日,送走吕梁市柳林县参观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的同行后,樊晓波从九点多开始为40多位远道而来的患者把脉会诊,一直忙到12点半才对后续候诊者歉意表示“下午两点在诊室等你”。
“医生不光要治身上的病,还得暖心里的寒。”这是樊晓波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诊桌抽屉里,常年备着给低血糖患者的糖块、给老人的放大镜、给小孩的卡通贴纸。黄河岸边的风,不仅吹过他的名字,也传来乡亲们的心声:“这样的医生,咱愿意追着他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9-192025
山西护士耿洁:用专业与温情托起生命之光
-
09-192025
群众“追星”樊医生——“三县”交界的中西医守护者
-
new医者无疆 博爱永续——记中国(山西)第27批援多哥卡拉医疗队
2025-08-18 -
new陕西|驻扎生病的第一站:基层超声医生的左·右人间
2025-08-18
-
医学人文学科独立建制“是时候了”
2024-11-12
-
医学人文学科独立建制“是时候了”
2024-11-12 -
当化疗遇上“话疗”
2024-11-26 -
在陪伴恩师最后的日子里 —— 夏穗生先生逝世 5周年祭
2024-03-26 -
夏景林教授:培养有温度善创新的医者丨“既是医者 也是师者”第40个教师节特别策划
2024-09-09 -
为什么东西方最优秀的学生都送去学医了?丨“既是医者 也是师者”第40个教师节特别策划①
2024-09-09 -
医学教育要让学生直面病人的痛苦和生命的脆弱丨“既是医者 也是师者”第40个教师节特别策划
2024-09-09 -
当医生成为患者家属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