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打破静态生活,保障规律作息:应对熬夜与久坐双重健康挑战

时间:2025-10-09 14:32:20来源:医师报作者:富精雷 衣晓峰 阅读: 46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度报告显示,全球约有1∕4的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而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生活方式导致死亡。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现代人的健康。

近年来,因熬夜和久坐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在临床中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评估分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林岩松指出,深夜的电脑屏幕前,一杯浓咖啡,一个蜷缩的身影,这已是许多城市上班族的常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因为看电视、使用智能手机等原因加入熬夜久坐的行列。他们在黑夜中透支健康,不知不觉走向疾病深渊,这种趋势值得公众高度警惕。

双重打击不容忽视

林岩松解释说,熬夜与久坐的危害是多方面、协同叠加的,其对老年人群体的危害尤为突出。在心血管系统方面,长时间保持坐姿会使血液循环减缓,心脏泵血负荷加重,血液黏稠度增高,这些变化会大大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种生活方式,正日益成为跨越年龄层的心血管健康“公敌”,需引起全社会重视。

在代谢功能方面,熬夜和久坐的共同作用会对代谢系统造成双重打击,对老年人的干扰更为严重。林岩松介绍,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久坐行为减少了肌肉收缩,造成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葡萄糖利用率下降,这些均是糖尿病的早期征兆。老年人本身代谢能力就已逐渐“滑坡”,再加上熬夜和久坐的双重影响,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问题。此外,熬夜会扰乱食欲调节激素的平衡,导致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增加,再加上久坐带来的能量消耗减少,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四大问题亟待纠正

在应对熬夜与久坐问题时,各年龄段均存在认知误区,老年人中的某些误区尤需关注。林岩松指出,最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周末补觉可以弥补平时的睡眠不足。实际上,这种补偿式睡眠并不能完全抵消长期熬夜带来的健康损害,反而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另一个普遍误区是,认为只要坚持运动,就能完全抵消久坐的危害。然而研究表明,即使每天进行1小时的运动,也无法完全抵消长时间久坐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许多老年人认为退休后工作量减少,就可以忽视作息规律。林岩松强调,这种观念需要纠正,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恢复能力下降,不规律作息对老年人的危害反而更大。另一个常见误区是依赖药物或保健品来弥补熬夜久坐的危害,这也是一个错误认知。没有任何药物或保健品能够完全抵消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健康损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之道。特别要提醒的是,一些老年人认为看电视、玩手机不算熬夜,这种认识也需要纠正,任何形式的晚睡对健康都会带来危害。

定时起身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和合理的作息安排是抵消熬夜和久坐危害的有效策略,无论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尤为重要。林岩松建议,每坐45-60分钟就应该起身活动5-10分钟,做一些温和的伸展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推荐的运动包括上肢伸展、腰部扭转和踝泵运动等。而对老年人来说,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很重要,如太极拳、散步、简易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都能有效降低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这些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循环、增强肌力、提升身体稳定性,从而预防老年人跌倒,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在作息方面,如果无法避免熬夜,尽量保证每天获得7-8小时的充足睡眠,午间小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林岩松强调,任何年龄的人群均要保持规律的睡眠,建议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要差异太大,这样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的稳定。睡前应该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严重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干扰睡眠节律。创建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安静、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这些措施对改善睡眠质量特别重要,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减少慢性疾病发生风险。

营养搭配助力健康

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帮助减轻熬夜和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林岩松指出,应该避免依赖咖啡因和食物来维持清醒状态,相反选择富含蛋白质、纤维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坚果、水果和全谷物,能够提供更持久的能量。对老年人来说,饮食要特别注意易消化和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和深海鱼类,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障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1200毫克,这对维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林岩松建议采用分餐制,将一日所需食物分成4-5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能保持血糖稳定。同时要注意多摄入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海鱼和蓝莓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抵抗炎症和氧化应激。推荐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西兰花、苹果等,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

林岩松提醒,日常生活还要注意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和烧烤,减少油脂摄入。同时,应保证每日1500-2000毫升的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淡茶或清汤,避免含糖饮料。通过这些日常饮食的调整,能有效缓解熬夜和久坐带来的健康问题,预防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1.jpg

2.jpg

3.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