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要慎言“中国特色”
由乳腺癌数据看国内外数据差异
十几年来,国内乳腺癌领域“专家”众口一词:中国乳腺癌呈“年轻化”特征,较国外乳腺癌患者平均年轻10岁,且发病有两个高峰时段。以此作为乳腺癌的“中国特色”,晓喻海内外,博得世人侧目。
图3 2015年北京市户籍女性居民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构成比
7月26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了2015年北京市癌症数据(图3)。其中,女性乳腺癌4310例,占新发女性恶性肿瘤的19.4%,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发病率由2006年51.46/10万人,上升到2015年64.48/10万人。女性乳腺癌2001年、2006年均呈45~50岁,60~65岁双峰分布。而2015年,乳腺癌发病率自40岁以后进入上升期,且呈单峰分布,峰值在60岁。2015年的统计结果与国外乳腺癌发病趋势基本相符。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以前数据与国外数据的差异?又该如何解释这种差异?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尽管北京的疾病控制管理较为完善,但是北京医疗机构包括地方医院和军队医院,且数量相当。由于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无法指挥军队医院上报数据,因此长期以来,无法准确统计北京全部户籍人口的恶性肿瘤相关数据。而2015年发布的数据表明,这种现状已经发生改变。
人口结构的年轻化: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人口结构的年轻化。年轻人口比例占多数,因此年轻乳腺癌发病的绝对人数就多。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科学的人口标准化处理,就会得出中国乳腺癌年轻化的结论。此外,还有一部分老年乳腺癌患者拒绝治疗,也是造成老年患者统计缺失的原因之一。
统计学方法:统计方法的科学性,重点在于各种人口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和正确统计方法的应用(样本的设计与处理)。由于很难获取同一时期各种人口基数的准确数字,就会直接影响统计的结果。这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获取、分析、验证,显然,目前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理论上的解释与证据支持:对于统计结果,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还要有病因学研究证据予以支持。美国亚裔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美国白人低,比中国大陆人高,这种现象符合生活方式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但是美国亚裔女性的发病率并没有出现双峰,也没有出现年轻化,其年龄分布与白人相同,只是发病率和峰值较低。亚裔与中国大陆女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突变比例也都很低,从基因学上无法解释中国乳腺癌年轻化的病因。
“中国特色”乳腺癌之辨:如果乳腺癌真的存在“中国特色”,试问:现在治疗乳腺癌方法都是世界通行的方法,那么我们目前使用的普世治疗方法对“中国特色”乳腺癌的治疗是否合适?如果把乳腺癌的“中国特色”作为一个重大发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大讲特讲,并因此获取一些科研经费或成果,岂不是要被人传为笑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血液病患儿“保命”与“保生育”双赢 | “六·一儿童节”专辑
2025-06-03 -
new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的“生命逆袭”
2025-02-09 -
new58岁甲流重症患者的惊心一战
2025-02-07 -
new“甲流风暴”中的生命曙光:80岁高危患者的救治启示
2025-02-06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多学科共话下呼吸道感染优化诊治
2017-11-23
-
支原体肺炎诊治面临四大困难
2019-12-16 -
关于氯化钾注射液用药三问三答
2021-08-29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肾衰老人突发脑梗,多学科联合挽救急危患者
2021-06-13 -
中国专家首创消化内镜学 新术语“Endoscopology”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