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激素类药物:你所不知道的用处 (上接第23版)
拨开迷雾 合理使用
复方口服避孕药的额外获益
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内分泌科邓成艳教授介绍,COC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不同的雌、孕激素类型及不同的剂量)配制而成的复方药物。为减轻药物的副作用,1988年COC的雌激素含量已经从最早的150μg降至20μg,目前各种COC的雌激素含量在20~35μg范围。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前瞻性研究证实这类低剂量的COC对人体有很高的安全性。
COC用于妇科内分泌疾病
为什么COC除了高效避孕作用之外还有许多额外的临床获益呢?一言以蔽之,就是COC通过对H-P-O轴的作用以及作用于子宫,实现对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让身体“听”药的。
避孕药可以让月经规律,月经出血减少、痛经减轻;降低宫外孕风险;降低卵巢癌风险;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改善痤疮症状,改善多毛表现;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前综合征等疾病。
COC作为非处方药,女性为避孕目的可自行去药店购买。而临床医生处方中出现COC往往是利用COC的非避孕益处来治疗患者。
消除误解科学认识COC安全性
同样,与其他药物一样,COC也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过去的60年间,针对COC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总是被大肆宣传。广大民众对避孕激素的安全性有顾虑,掩盖了对避孕激素有利于健康的认识。
人类的个体化差异非常大,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COC是安全的。邓教授指出,COC在大部分国家是非处方药。一个非处方药在市场上流行,就像感冒药一样普及,从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安全系数很高。
COC中含有雌、孕激素,很多人对“激素”谈虎色变,但是此“激素”非彼“激素”。民众分不清“女性激素”与“肾上腺激素”之间的区别。邓教授指出,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女性激素,与“肾上腺激素”不同,服用后不会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的那种肥胖。通过控制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或换用含有更接近于天然孕激素——屈螺酮类的避孕药。
但是,再完美的东西也会有瑕疵。邓教授表示,COC导致血栓事件、肿瘤发生概率极低,而且更多是由于个体差异造成,有些人乘飞机因其长时间制动也会增加血栓事件概率。血栓事件方面,相较于老一代避孕药,新型避孕药的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为最大程度避免血栓事件,对35~40岁以上女性不建议使用。吸烟会增加血栓事件,吸烟女性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
此外,邓教授提示,服用避孕药初期,一些女性可出现短期不适,如恶心、乳房涨痛和头疼,服用的头三个月还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可以观察,不必过度紧张。
关于青春期能否服用COC,邓教授表示,201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关于PCOS的诊疗指南中提出,对于青少年患者,如果治疗目的是痤疮、多毛、无排卵相关症状或避孕,建议将避孕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WHO关于避孕方法选择里也提出,12岁初潮之后即可以选择避孕药作为避孕方法。换一个角度想一下,青春期的孩子可以选择避孕药作为避孕方法,为什么不敢去利用COC的非避孕益处来治疗相关的问题呢?更何况是在已进行了安全性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所开出的处方。
“24+4”给药方案的优势
六十多年来,COC不断推陈出新,每种药物的激素剂量和品种一直在完善,实现“剂量降低,品种多样化”,提供给不同的人群选择。就如同手机一样不断的迭代、完善。
对于新型COC的“24+4”给药方案,邓教授表示,方案中雌激素含量低至20μg,保证女性在高效避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屈螺酮是非常接近女性天然孕酮药理学特性的孕激素,而且兼具抗盐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可以帮助抗水钠潴留,避免用药后体重增加,让女性体态轻盈。
此外,“24+4”给药方案用药周期为24天,其余4天使用安慰剂,相对于服用21天,停药7天的剂型,减少了“激素相关的撤退综合征”的发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的“生命逆袭”
2025-02-09 -
new58岁甲流重症患者的惊心一战
2025-02-07 -
new“甲流风暴”中的生命曙光:80岁高危患者的救治启示
2025-02-06 -
new“病毒与炎症的双重夹击”:甲流重症肺炎背后的生死抉择
2025-02-05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多学科共话下呼吸道感染优化诊治
2017-11-23
-
支原体肺炎诊治面临四大困难
2019-12-16 -
关于氯化钾注射液用药三问三答
2021-08-29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肾衰老人突发脑梗,多学科联合挽救急危患者
2021-06-13 -
中国专家首创消化内镜学 新术语“Endoscopology”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