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肝癌射频消融技术值得推广

时间:2017-10-18 17:18:27来源:未知作者:方勇 潘宏铭 阅读: 99498

blob.png

射频消融术(RFA)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原发及继发性肝癌、肺癌等患者。其优点有:可采用局部麻醉,所需时间短,处理1个小癌肿约需12 min;造成的伤口细小;住院时间短;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轻微,只破坏肿瘤周边1 cm范围的肝脏细胞。

RFA的主要适应证:(1)肿瘤直径<5 cm,直径<3 cm的肿瘤,RFA后的完全缓解率可达80%~90%,直径为3~5cm的病灶,其完全坏死率约为50%~70%;(2)多发性肝癌;(3)两叶肝脏均有肿瘤;(4)继发性肝癌(配合药物治疗);(5)和手术治疗联合使用;(6)可作为等候肝移植的患者的过渡性或降期疗法,以减少因肿瘤进展而失去肝移植机会的情况。

尽管RFA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几种较严重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其多为消融病灶过于靠近膈肌或腹腔内器官,从而引起空腔脏器穿孔、膈肌损伤或肺损伤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并发症可通过开放式或腹腔镜入路来避免,或者联合使用水分离术、球囊扩张法将空腔胃肠道和膈肌推离肿瘤。

直径>5 cm的肿瘤,完全缓解率明显下降,如何扩大RFA的坏死范围一直在探索中。

在一项病例研究中,遵循“3+3”剂量递增设计,脂质体阿霉素被分为5个剂量等级:20、30、40、50、60 mg/m2,共入组22例患者,在计划行RFA前15 min,静脉注射脂质体阿霉素的患者其凝固性坏死区域明显增大。

手术与RFA孰优孰劣也争论不休。一项Meta分析(744例接受RFA治疗,667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得出结论,手术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较低,且其3年总生存率也显著更高,死亡OR为0.56。但对其中3项非随机试验的分析表明,在肿瘤直径≤3 cm时,手术组的患者并无生存获益。期待大样本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来证实。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