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风采:唇枪舌战 谁与争锋
编者按:8月21-22日,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广西南宁市举办。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张奉春教授表示,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在几代风湿免疫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本次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风湿医生集体智慧结晶——类风关精彩图片及医学互动百科”颁奖典礼。
本次大会别出生面,采用形式更为灵活的现场辩论、专家点评取代了以往的专家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在辩论和探讨中积极发言、你争我辩,主动阐述自己的治疗理念和观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促进了地区间医师和各学科的相互交流。
辩题一 SLE单纯血清学活动是否需要积极治疗
正 方
北京协和医院 吴迪教授
血清学活动而临床稳定(SACQ)的SLE是SLE的一个亚群,其定义为:≥2年没有临床病情活动,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持续抗dsDNA阳性和(或)低补体血症。
SACQ需要积极治疗原因在于:(1)SACQ患者复发率随时间上升,已有研究显示短期中等量激素显著减少复发;(2)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ACQ患者,其脏器损伤指数不高于完全缓解者;(3)积极治疗有助于达到完全缓解。正方强调,积极治疗不等于激素治疗,而是密切随访监测,积极应用免疫调节(抑制)剂。
反 方
上海仁济医院 吕良敬教授
吕教授表示,对于SACQ在小剂量激素治疗下(≤5~10 mg/d),没有临床病情活动,但持续血清学活动的SLE患者不需积极加用激素用量。
多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1)无有效手段预测SACQ患者的复发;(2)SACQ患者与完全缓解者的长期预后相似;(3)病情活动者的脏器损伤显著高于SACQ患者。采用中等量激素预防复发存在着过度治疗。
多数专家认为,SACQ患者可以考虑长期应用小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调节)剂预防复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中大量激素。
辩题二 白塞病骶髂关节受累是否常见
正 方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温鸿雁教授
早在1974年MOLL等认为,白塞病(BD)隶属于脊柱关节病(SpA)。
随后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BD与SpA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两者有许多临床症状相互重叠,均有家族聚集性,从基因学水平来看,BD部分易感基因与AS、PsA相同(MHC-I、ERAP1、IL-23R),且BD相关的HLA-I类、IL-23R、ERAP、IL-10、MEFV基因可能同时参与SpA的致病通路。细胞学水平上,IL-2、IL-5、IL-8、IL-10、IL-12、IFN-γ和TNF-α在BD和AS滑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推测二者之间可能具有相似的致病机制。
目前有关BD合并SpA的报道逐渐增多,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BD的骶髂关节表现。王炎焱等对509例骶髂关节炎进行分析后发现,非AS引起的骶髂关节炎并不少见。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刘燕医师
对入本院的192例BD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部分BD与SpA症状相重叠,提示该部分BD可能是继发于SpA,是其临床表现一部分,可能最终将向SpA发展,或分化成其它SpA。
刘医师强调,对BD患者进行评估时,骶髂关节应考虑在内。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军霞医师
正常育龄女性由于受妊娠、分娩等内分泌变化的影响,部分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改变,临床中应重视其有无口腔溃疡、皮疹、关节痛等临床表现。
反 方
北京协和医院 郑文洁教授
虽然BD关节受累并不少见,但大多是以外周关节受累为主,以膝、踝关节多见,少数可累及中轴关节。
伊朗纳入6500例患者的一项大规模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仅 2%合并中轴关节受累(多见于20~40岁BD患者)。但来自中国、土耳其、韩国等大样本临床研究均鲜有合并SpA的报道。
另外,一些小样本病例队列研究亦显示BD患者的骶髂关节炎发生率不增加。新近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312例BD随访5年显示,外周关节炎占67%,炎性背痛占11.6%,其中AS 44例,占总BD患者1.9%。
文献报道的BD合并AS多为个例,郑教授曾在2013年综合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4例和文献报道的14例同时诊断BD和AS的病例。
结果显示:(1)BD合并AS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为2∶1,平均年龄36.1岁(18~55岁);(2)均有中轴关节受累,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炎,66.7%同时伴外周关节炎,HLA-B27阳性者为主,占10例,5例HLA-B51阳性,3例两种HLA类型呈阳性。
郑教授表示,目前对BD和AS相关性的争论一直存在争论,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入选标准不同的研究样本量,研究不同类型,两者诊断的准确性等等多种因素,应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
解放军总医院 黄烽教授
黄教授指出,多种疾病可引起骶髂关节受累,包括,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所以即便有骶髂关节异常也不能诊断SpA;新SpA的标准很多是主观症状,可能存在医生的问法诱导,增加了SpA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管剑龙教授
BD国际诊断2013新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指出,敏感性增加,特异性有下降,如口腔溃疡和眼炎是BD和SpA常见症状之一;如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BD和AS也有合并的可能,但要注意AS诊断准确性。管教授建议采用ICBD标准作为BD的诊断和分类指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的“生命逆袭”
2025-02-09 -
new58岁甲流重症患者的惊心一战
2025-02-07 -
new“甲流风暴”中的生命曙光:80岁高危患者的救治启示
2025-02-06 -
new“病毒与炎症的双重夹击”:甲流重症肺炎背后的生死抉择
2025-02-05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多学科共话下呼吸道感染优化诊治
2017-11-23
-
支原体肺炎诊治面临四大困难
2019-12-16 -
关于氯化钾注射液用药三问三答
2021-08-29 -
这次,口腔疱疹长到肺里了
2021-02-23 -
蛛丝马迹中找病原 目标性抗感染重拾八旬老妪健康梦
2021-06-21 -
麻风病仍有极个别散发病例存在 不可掉以轻心
2021-06-21 -
肾衰老人突发脑梗,多学科联合挽救急危患者
2021-06-13 -
中国专家首创消化内镜学 新术语“Endoscopology”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