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012019
new 让患者“有药可医” 让医生“有技可施”
希望国家、政府、医患、媒体能多方联手,提高罕见病知晓率,加强罕见病科研力度,推进更多医护人员及公众的疾病认知,让患者“有药可医”,让医生“有技可施”。
-
new 李晓强:向前走,也要回头看
“血管是人体内最庞大,也最复杂的系统之一。
2019-02-28 -
new 董吁钢:细微之处见真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主任董吁钢教授年纪尚小的时候,母亲患了癌症,看着母亲被疾病和化疗折磨,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2019-02-28 -
02-282019
做医生能这样就值了
我们家算是中医世家。从我有记忆开始就接触中医了。家里院子种的各种中草药和络绎不绝的患者贯穿了我童年的记忆。
-
02-262019
李晓强:向前走,也要回头看
“血管是人体内最庞大,也最复杂的系统之一。但在我刚刚从事血管外科工作的时候,我国的血管外科领域无论技术还是设备都还很原始。那时我们为下腔静脉堵塞的患者做造影的时候还要用手推造影剂。我们数1-2-3!猛地一推,才能将造影剂推到病人体内。”
-
黄小林:我与耳鼻喉科 相伴一生
2019-02-21
2019-02-21 -
金征宇:影像学技术代表 国家医疗水平
异界丰碑·改革开放40年
2019-02-21 -
郁琦:围绝经期疾病是病 需要管理和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绝经学组组长郁琦教授大学时代的内科老师是一位来自国外的顶级教授,他告诉学生,面对患者的时候,医生不应首先考虑恶性病(癌症之类),而是首先要找到一个可治疗的疾病。
2019-02-14 -
邓小明:走向麻醉强国
目前,我国每年麻醉例数已达6000万,居世界首位。科研方面,麻醉学者发表的SCI论文,从2011年占全球的7%,上升到2017年的14%,麻醉药物、方法与设备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与国外基本同步。
2019-02-14 -
02-142019
行进在麻醉大国与麻醉强国的征途中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麻醉学科变化巨大。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邓小明教授介绍,麻醉从业人员的来源,以前大部分是护士背景,现在基本上都是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