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PM2.5可通过表观遗传通路影响健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的一项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物(PM2.5)可通过表观遗传通路影响人的健康。(Environ Sci Technol. 2015,49:11859) 第一作者陈仁杰介绍,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等遗传信息并未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过程却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了基因的功能。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而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是后天基因沉默的主要决定因素。 该课题组以上海市某社区的一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了PM2.5及其组分的暴露水平,并同时检测了患者的呼吸道炎症指标和相关
2017-10-23 -
new低脂饮食减重长期效果不佳
低脂饮食的减重效果如何?此问题已争论数十年。近日,美国学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从达成和保持长远减重效果来看,低脂饮食并不优于其他相似强度的饮食干预措施。营养指南或应不再推荐低脂饮食作为有效的减重干预措施(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5年10月29日在线版) 该Meta分析纳入53项比较低脂饮食与高脂饮食长期(≥1年)效果的研究,涉及68128例受试者。 结果显示,所有干预组受试者在≥1年的减重中体重平均下降6磅。与低脂饮食干预组相比,其他干预组受试者的体重下降多2.
2017-10-23 -
new“一刀切”癌症筛查弊大于利
10月28日,在个性化癌症筛查与精准医学国际研讨会上,专家提出,一年一度的“一刀切”癌症筛查弊大于利,个性化癌症筛查和制订癌症筛查指南才是中国当务之急,更准确、安全的基因检测癌症筛查才能使早期癌症得到科学干预。 研究显示,癌症筛查与癌症发生率、死亡率之间无必然联系,而不适宜筛查可带来诸多危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傅华表示,我国“一刀切”的标准筛查方案会导致低风险个体的过度筛查,如何平衡癌症筛查带来的利弊是达到最终收益的关键。临床研究表明,癌症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更为有益。我
2017-10-23 -
专家漫“话”卒中 重疾防治轻松读
10月29日,在第十个“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我国第一本由卒中诊疗专家全程参与编创的卒中疾病知识普及读物《漫画脑卒中》在京首发。 该书由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缪中荣教授编著。采用漫画问答形式,生动形象地解答了250个卒中相关问题,覆盖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对患者及大众日常生活中遇到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简单清晰的答案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一直在强调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对医生而言,除了力所能及的疾病诊疗之外,还要重视科普知识宣教工作。”缪教授表示。 ( 图/文 裘佳 )
2017-10-23 -
我国农村卒中患者血压适宜范围110~139/70-89 mmHg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发生过卒中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10~139/70-89 mmHg的范围内是适宜的。(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5年10月26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对于卒中生存者,血压与未来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之间呈J型或U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增加不良事件风险。当血压为110~119/80~89时事件发生率最低,而血压110 70=140/90 mmHg时不良事件风险显著升高。 研究者对中国东北农村地区心血管健康研究中,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105
2017-10-23 -
WHO:全球结核病死亡率减半
2014年超过1/3的结核病例未被诊断或上报
2017-10-23 -
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出血风险
心肌梗死后很多患者会因疼痛而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而NSAID与抗栓治疗均可增加出血并发症风险。丹麦学者最新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后抗栓加NSAID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可减少胃肠道出血。(BMJ. 2015年10月19日在线版) 中位随访5.1年,共发生3229例胃肠道出血,其中致死性胃肠道出血占8.7%。与仅联用NSAID相比,在抗栓治疗基础上同时联用PPI与NSAID可显著减少胃肠道出血的发生(1.8/百人年与2.1/百人年),使胃肠道出血风险显著降低28%,且该作用不
2017-10-23 -
日本学者发现:阵发性房颤不增加卒中风险
既往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的卒中风险相似。然而日本学者近日进行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与持续性房颤相比,阵发性房颤与卒中/全身性栓塞发生风险较低独立相关。(Stroke. 2015年10月29日在线版) 研究者比较了1588例阵发性房颤和1716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阵发性房颤患者较年轻,合并症及应用口服抗凝药较少。在随访期间,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全身性栓塞的风险较低,非口服抗凝药应用者和口服抗凝药应用者的HR分别为0.45和0.59。 而且,无论是否应用口服抗凝药
2017-10-23 -
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瑞典学者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中的同龄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校正后5年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且与年龄、血糖控制水平、肾功能受损相关。(N Engl J Med. 2015,373:1720) 在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受损和年龄55岁的糖尿病患者中,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研究显示,在55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额外死亡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3倍;在65~75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额外死亡风险比健康人群高30%~40%。 对于伴有终末期肾病的糖尿病患者,55岁者的死亡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4倍;55~64岁者
2017-10-23 -
新闻速递
10月29日,“百万血压筛查工程:中国高血压筛查与防控惠民行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将在10余个省市建立1000个血压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测量1000人以上。至2016年12月预计筛查100万以上居民,将为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提供协助专家咨询、诊断和健康教育;并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的健康管理平台,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电子档案。 图/文 许奉彦
2017-10-23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福建省首家监所“云医院”在厦门启用——厦门市第五医院与市公安监管支队共建,打造5G数字智慧医疗中心,提供高效、智能、便捷的医疗服务
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