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降分 业界不买账
新闻背景: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通知称,从今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给予儿科和院前急救从业人员加试的待遇,加试成绩一并纳入总分。也就是说,原来总分不够格的部分考生,可以借助这条路径获得加分,成为儿科医生。
降分不是激励而是歧视
▲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廖新波
众所周知,急诊、儿科是目前最紧缺的两个专业,也是最“逼于无奈”才选择的两个专业。这种“无奈”不是对专业的厌弃,而是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没有得到制度的认可。
“降分录取”,乍一看,像似政策优惠,而实际上则是带有政策性歧视。极易使后来者认为,急诊和儿科不是精英去的地方,这只是医生专业的最后选择。这种政策决定欠缺的是对专业的尊重。
最近两年,医学生招生遇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众多高分学子不愿从医,相比整个外部世界,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
在中国,医学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机会教育”。当读完高至天花板的书后,还需要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试;考完之后,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理想选择专业,而是根据行医过程中“附加值”多寡来选择,形成了“低分者”逼迫选择冷门的现状。一切都在机会中选择。
假如中国考生高分者“望医却步”,而导致从医门槛降低,何来精英之说?社会如此看待医生这个行业已经足够悲怜,现在卫生部门也对自己的医生如此失去信心,其心可悲矣。
政策的“焦急”之心可见,但结果却是极差的,如何做才是万全之策呢?
笔者建议,一是从招生阶段就开始“计划”未来需求量,各专业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年度需求量向社会招聘,儿科、急诊,甚至所有专业单列考试,让考生试前选择。一来避免歧视,二来考生可以根据供需与爱好来选择。如果考完再选择,无人报考的专业,通过以降分的方式来“处理”冷门专业,必定会使冷门专业雪上加霜。
二是通过提高短缺专业的最低工资或服务价格来吸引医生的扩充。尤其急诊与儿科,他们“创收”能力不如其他专业,他们更多的是用时间和技能对待患者。
应对儿科医生荒 管理者莫成“庸医”
▲ 广东 吴帅
采取“加试”(加分)措施定向招募儿科医生,通过加试获得行医资格的医生,未来只能从事儿科工作。这种特殊照顾并没有得到太多认可。甚至有不少医生认为,“这简直是对我们儿科医生的侮辱,以后谁还敢说自己是儿科医生。”
应对儿科荒带来的巨大压力,管理者的确应该出手,但当下儿科医生需要的是“公平”而非“分数”。
因为儿科患者能够接受的检查和药物相对较少,是名符其实创收能力孱弱的科室,在如此“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的坏境下,被默契地划定为冷门边缘科室。
医生的价值来自于提供专业判断,但在“以药养医”机制下,严重背离了这种方向,医生的专业判断甚至贬值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在国内知名的教学医院,专家级诊疗费只有15元左右。儿科医生是这种卖药经济最大的受害群体之一,苦不堪言。
一方面,儿科医生工作强度更大、风险更高;另一方面,儿科医生收入又相对偏低。这种不公平已经充分说明了当下医生薪酬机制改革的滞后。不在这种要害问题上下功夫改革,而要执迷于给儿科医生送分,这是不管病因只管“退烧镇痛”的庸医路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