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奖得主一起改变世界
直击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
5月8~10日,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如约而至。2009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杰克·绍斯塔克、1993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理查·罗伯茨、2006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20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201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共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中心主任丹尼尔· 哈伯携手数十位中美院士齐聚京津,针对关键学科、前沿领域,就中西医共融发展、肿瘤研究的前沿与发展等主题,分享全球顶尖科研成果、理念,与会者在享受医学科学饕餮盛宴的同时,更面对面地感受到了来自世界医学科学制高点的巨大能量。
中西联手 互鉴共融
5月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中心、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在京召开。围绕“大健康,大视野”主题,从中医药国际化格局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圆梦诺奖的前景与希冀、转化医学的发展趋向、生命科学与哲学的互鉴互融等不同话题切入,高屋建瓴,为本届峰会提供了明确的宏观方向和趋势指向。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大会主席王国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针对中西医学的关系,王国强提出,人类疾病组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而中医药在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和预防保健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国际社会所认知和重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和特色至关重要。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和多学科交叉渗透,从提高临床疗效入手,努力解决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实施过程中区域碎片化的问题。
本次峰会的发起人、 2009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杰克·绍斯塔克先生在演讲中也表示,“我们都希望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因此需要中国科学界和世界科学界的同仁们共同努力。希望促进中国的中医和西医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最终能够促进思想的交流,能够培育创新性的思维,因为这将大大的加深我们对人类健康的认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为峰会发来了贺词。他在贺词中指出,“当前,医学模式正从生物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变。希望诺奖医学峰会发挥中医药学联系世界的桥梁作用,把现代医学的理念引进来,让有特色、有优势的中医药学融进去,为推动融中西医医学思想为一体的现代医学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最强大脑 亮剑癌症 护佑生命
5月9日~10日,天津, 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召开。本次峰会以“肿瘤研究的前沿与方向”为主题,并分设肺癌与生物治疗分论坛、乳腺癌外科与早诊专题、胃癌分会场、肿瘤治疗新技术分论坛等单元,由诺奖得主、中美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MGH肿瘤中心核心专家领衔的50多场学术演讲让与会者在交流和碰撞中互通有无,全面呈现肿瘤基础、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世界肿瘤研究的发展。
“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是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年度国际医学峰会,协会理事长吴炯介绍:“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包括肿瘤基因组学、大数据分析、精准,和靶向治疗以及免疫疗法都去了突破性进展,我们邀请了顶尖的科学家来给我们介绍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次会议将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使中国可以从这些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研究当中得到启发,对将来中国肿瘤研究产生真正的推动作用。”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表示,癌症是第一大的威胁生命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的报告,新发的癌症有21%是来自中国,癌症的死亡26%也是来自中国的。“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应对癌症,挽救上百万人的生命,提高人类的福祉。 情势不容乐观。”
理查·罗伯茨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代表在大会上进行发言。他说,我们期待已久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正在逐步实现,划时代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已经来临。
“诺贝尔奖得主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巨人,他们也是在日常的研究中苦心孤诣,然后取得了突破。”理查·罗伯茨说,“希望年轻的科学家以及学生能够获得启发,以后的科研中能够找到好方向,获得好运气。”
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也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紧随其后的特邀报告环节,一些业内“大腕”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主题演讲。杰克·绍斯塔克关于端粒和端粒酶对于肿瘤以及人类老化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托马斯·苏德霍夫IN细胞技术在再生性人体神经元的应用,克雷格·梅洛关于Argonautes细胞搜索引擎程序查询、控制、修改细胞基因信息的最新发现的阐述; 巴里·马歇尔对于幽门螺杆菌预防哮喘等免疫系统疾病的假说研究, 丹尼尔·哈伯对于微流体纳米器件在捕捉和分析循环癌细胞方面长足进展的讲解,都引发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为了能够更加契合与会专家的研究领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论坛设立肺癌与生物治疗分论坛、乳腺癌外科与早诊专题、胃癌分会场、肿瘤治疗新技术分论坛等单元,专家们从自身研究的领域出发,听取报告,参与讨论。期间精彩纷呈的唇枪舌战让与会者大呼过瘾,而争论中接近真理这句话也在硝烟弥漫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原定的分论坛结束时间也因为与会者的参与热情一再延迟,与会者却乐在其中。
在分论坛,一些“有意思”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台湾大学、南开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成功地从端粒酶杂合缺失的小鼠体细胞中得到端粒延长且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的多能干细胞,这一成果从实验和理论层面都表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
“头脑风暴”释放“创造红利”
“世界科技进步的速度经常会超出我们的预期,一方面,感谢诺奖得主医学峰会给大家创造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对于与世界顶尖科研力量的差距与不足,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是时候沉下心来踏实做事了!”一位刚刚走出会场的参会嘉宾神情凝重的说出这番话。
为期三天的诺贝尔医学峰会胜利落下帷幕, 中国的科技创新帷幕却永远不会落下。创新本就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愿诺贝尔奖医学峰会带来的诺奖精神、激发的科研热情永续长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