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池芝盛教授
池芝盛(1917-2014),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8年赴巴黎大学学习和研究,1952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1958年成立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研究小组,1982年创办糖尿病卫生保健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并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池芝盛教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也是他送我赴美完成博士后研究,指引我走上内分泌、糖尿病防治事业的道路。在我学业有成的整个经历中,池芝盛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师从池芝盛教授的35年中,有两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他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和对糖尿病健康教育事业的执著。
池芝盛教授关心爱护糖尿病患者是出了名的,这种关爱毫无做秀之意,而是发自内心。“文化大革命”期间,池教授时间比较充裕,就不辞辛苦地家访糖尿病患者,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有一件事曾让他十分困惑,一位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锻炼身体、戒烟限酒、按时服药事事俱佳,但治疗效果始终不见起色。池教授就一次又一次登门家访。到第四次家访时,患者看见池教授便热泪盈眶地说:“池教授,太对不起了,我原来怕您不高兴,没对您说实话,而是拣您爱听的说。其实我饮食、运动、服药都没做好,还抽烟喝酒。您这么关心我,我再不好好做,就实在不像话了,以后您看我的行动吧。”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患者病情很快获得了理想的控制。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胰岛素制剂供应还不充裕,糖尿病患者常有胰岛素制剂断顿之忧。一次,一名Ι型糖尿病小患者的胰岛素制剂不够用了,她的母亲找到池教授求援,当时已年近古稀的池教授对患儿深表同情,眼里泛着泪花,十分焦急地联系病房和药房给孩子找药。遗憾的是当时我院也没有这种胰岛素制剂,池教授又联系其他医院,直到在北京儿童医院糖尿病专家颜纯教授(现已故)处解决了问题,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在池芝盛教授的眼里,患者都是亲人。
最近,我常在全国各地从事糖尿病健康教育,每当活动主持人介绍我是“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第一人”时,我都立刻予以纠正:“我的博士生导师池芝盛教授还健在,是他领我走上糖尿病健康教育之路,他才是中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第一人”,事实的确如此。40年前,池芝盛教授就敏锐地认识到中国糖尿病即将爆发性流行的危险前景,第一个呼吁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去。他排除万难,无怨无悔,分文不取,无私奉献,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创了院内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先河,并把糖尿病健康教育推广到社会,鼎力指导和支持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极大地推动了北京乃至全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受益者不下百万。池教授常说:“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个医生就是他自己,要把防病知识反反复复、原原本本地交给患者。没有糖尿病患者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医生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池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池芝盛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医者楷模。他知识渊博、医术高超,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他还有博大的胸怀和一颗慈悲之心。1月11日,他走了,带着我们的尊敬与眷恋,也带着我们的追思与怀念。我们要继承池老的遗志,以永久的坚持和无比的热忱,投入到糖尿病防治事业中去,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池芝盛教授,我们永远怀念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致敬儿科界丰碑——赵祥文教授百年华诞
2025-08-06 -
new祝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荣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5-07-25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