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而不居的总编
编者按: 12月17日上午,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肾脏病学的学术泰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北大医院殡仪馆举行。伴随着略带感伤情调的肖邦钢琴曲,令人敬仰的王教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本期特约与王教授相识相知的三位专家,用他们朴素真挚的文字与情感缅怀这位让人敬畏的医学大家。
掐指算来,在笔者已知天命的人生之旅中,共事时间最长的总编就是王海燕教授,我们在办刊中相识相知逾20载。回顾杂志的历史,王教授的贡献历历在目。从1989~2013年,她连续担任《中华内科杂志》第5~9届编委会编委,其中第7届任副总编,第8、9届(2001~2013年)任总编辑。在她主政《中华内科杂志》的12年中,我们这对忘年之交的密切合作超过10年。
就任总编伊始,她就将如何传承昔日的辉煌并将其发扬光大定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肩负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的使命,我们确立了自己恪守的办刊宗旨:广纳贤言、容百家之长,授业解惑、育千万精英,确保杂志真正成为中国医学期刊之精品、内科名医成长之摇篮。
作为杰出的内科学家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总编,她不仅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时报道,而且非常注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和大内科逐步被专科取代之际,她从医学大家的视角敏锐地觉察到过度专科化给医学带来的危害。
为此,她提议在《中华内科杂志》开展“大内科是否有存在必要”的讨论。王教授不仅亲自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出面约请世界内科学会的主席为杂志撰写评论。在讨论过程中,她不迷信权威,力主兼听则明,坚持以文章的质量为取舍的唯一标准。正是由于她的坚持,使得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公社卫生院的村医也能够得以与内科学界的泰斗们同期发表对这一问题的真知灼见。
通过广泛地讨论,最终达成的共识为:大内科是专科医生成才的基础,决不可撤销。接近1年的讨论结束后,按照她的想法,我们又将所有发表的讨论文章汇集成册,加印后广为散发,使得该活动获得广泛的业界影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杂志的导向作用并彰显了其影响力。
在办刊的过程中,她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无为而治,充分信任和依靠专业的编辑团队是她办刊成功的秘籍。在恭祝《中华内科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当人们向作为总编的她表示祝贺时,她却谦虚地说:“我对办刊是外行,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应该归功于历代志同道合者的无私奉献和传承,也是今日全体办刊人戮力同心的结果”。这种功成而不居的大家风范是其无为而治的典型表现。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中华内科杂志》成绩斐然在2005年获得中国期刊的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鉴于她对杂志的杰出贡献,2008年,王教授获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突出贡献总编奖”这一殊荣,成为我国医学期刊总编行列中当之无愧的翘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护杏林。尊敬的王教授,您虽在喜寿之年已独步青云,但我们的祝福必将永远相随。愿在远离雾霾、碧空万里的天堂中,矢志不渝的王者,依旧似海燕展翅翱翔!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致敬儿科界丰碑——赵祥文教授百年华诞
2025-08-06 -
new祝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荣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5-07-25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