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汶川从重生走向希望(上接第2版)
汶川地震十周年医疗救助纪实
重走汶川·卧龙
基层医疗机构做好防病主战场
5月1日的卧龙镇卫生院熙熙攘攘,门口、走廊、门诊室里,随处可见拿着预约号找专家的居民。“帮我看看,帮我看看。”“到我啰,到我啰。”满怀希望,百姓们把专家团团围住。
“您的心电图没问题,坚持吃这一样药就行,要注意少吃盐、多吃蔬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副院长对一位藏族老太太说道。
“怎么不舒服了?我给您听听心脏吧。”说着,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丁水印教授拿起听诊器。
……
义诊持续2天,20位专家为800余名患者进行了问诊。患者的病情也让他们担忧。“20多岁的小伙子,就已经有高血压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素新教授告诉医师报记者,除了遗传因素,也与当地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有关。
“不坚持吃药,血压控制不好,导致诸多并发症的产生。问题是,由于普遍缺少医学知识,这里的患者和家属甚至不知道自己吃什么药、怎么吃药。”天津胸科医院刘寅教授感叹。
刘寅认为,在当地老百姓中普查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疾病谱进行分析,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防治。然而这里的老百姓普遍缺少系统性治疗,缺少长期跟踪随访。而这些完全可由当地卫生院和医护人员来完成。“再也不能坐等老百姓上门看病了,必须要改变医疗模式,把预防放在首要位置,控制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他建议在当地设立监测点,降低心脑疾病发病率,改变老百姓‘舍不得吃药’的心理,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不主动防病不行,基层医疗机构任务艰巨。”
据了解,卧龙镇卫生院仅有8名医护人员,要为当地2500余名居民肩负起健康照护的责任。缺医少药,是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患者依从性不高,对医护人员缺少信任,并不遵从基层医护人员的建议。
“我们随访的时候,会告诉老百姓多运动少吃盐,按时吃药,控制血压,但他们听了不照办。”卧龙镇卫生院杨吉福医生无奈地告诉医师报记者,当地老百姓普遍存在“得了高血压不能吃药,吃了药就不能停,这不是好事”的落后思想。
杨吉福说,他们太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希望专家们到基层不仅给患者诊疗,还要更多地指导基层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就相信专家!多给老百姓做做科普宣传,告诉他们,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必须吃药!”
重走汶川·健康大讲堂
我参加过很多会议,也给很多人讲过课,但从未见到这么认真的基层医护人员:没有人看手机,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昏昏欲睡,没有人中途退场。你站在台上,发现每一双眼睛都与你有交汇。每一个提问都有逻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基层医护人员水平并不低,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令人感动。
——中国工程院 韩雅玲院士
全心提升项目:1月6场 创造解放军速度
此次活动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特意将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CCCP)“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简称全心提升项目)系列课程放在了汶川,她专程为基层医护人员做了《冠心病分型、诊断以及防治原则》的讲座,系统地介绍了冠心病的分型、诊断以及防治原则。
“从3月8日,我与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谈起这个项目,到4月6日在2018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CCCP)年会上启动全心提升项目,再到此次‘同心·共铸中国心’重走汶川期间深入基层讲座,我们已经开展了6场培训,远远超过了设想之初全年10场培训的目标。”韩院士介绍,培训项目以契合国家加速全科医师培训为目标,以CCCP专家团队为支撑,从心血管防治能力为重点,面向基层医生,提升其心血管防治能力,并专门加入了儿科、内分泌科医师。
“为适应基层医生需求,CCCP组织专家设计了8个标准课件。讲师都是CCCP副会长,很多专家听到消息后,自告奋勇要求加入成为讲师。”韩院士说, 培训项目的广泛认可、快速推进,获得行业“创造解放军速度”的赞誉。
与此同时,来自CCCP团队的张萍教授、王祖禄教授、王建昌教授深入乡镇为当地百姓开展了健康大讲堂。
重走汶川·行动
慰问:老百姓需要有效廉价药物
以山东聊城人民医院外科专家赵守国教授为队长的8人慰问小分队,在卧龙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卧龙镇所辖村庄,探访了10户居民。
一位拄着拐杖的小伙子。因为膝关节有伤,他无法干重活,也没有收入来源。当地政府为他建了小卖部,以此维持生计。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他的片子,认为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膝盖可以恢复得很好。“小伙子,你的膝盖有得治。加油,你还这么年轻,有希望!”赵守国鼓励他说。
听到专家的鼓励,小伙子也腼腆地笑了:“嗯,等凑够了钱,就去做手术。”
一名87岁的老人有哮喘,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刘爱玲教授为他听诊,“还不错,控制得很好。”
当问到所服用的药物,大儿子鼻子一抽,呜咽着说道:“看病的药只能到都江堰去拿,每个月3000多块钱……”
听罢,大家赶紧翻看预备药品,找了几样适合老人的药,全部递给他:“这些药你备着,记住千万不能让老人家感冒……”大儿子双手接过药品,连声道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田进伟教授感慨:“基层老百姓需有充足的药品,尤其是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国家应该鼓励药企生产这些药物,并全面纳入医保。否则老百姓还有可能吃不上药,病情越拖越严重,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因病返贫的生活状态。”
巡诊:藏区高血压标准或需重新界定
以沈阳军总医院梁延春教授为队长的入户巡诊小分队,两天内走访了10户居民。他们中有高龄高血压患者、先天遗传疾病患者、肌无力患者等。此外,他们还走访了卧龙社会福利院,为福利院的11位高龄孤寡老人们进行了义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薛竟宜教授告诉医师报记者,经过2天走访、义诊,他们发现当地藏民高血压患者居多,而且很多血压较高的患者并没有明显不适。那么是否需要针对本地藏族聚集区居民进行区域性高血压发病率、平均寿命以及死亡原因进行普查,以利于制定这些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值得我们思考。
此外,针对当地疑难杂症、罕见病患者,薛竟宜认为,应为他们建立网络平台,提供更高效就医途径,以尽快获得医疗救治。
小分队的队员们认真地把每家患者情况记录下来,他们将通过各种渠道,竭尽全力为这些患者提供帮助。
培训:为求知若渴的眼神感动
在卧龙镇卫生院,空军总医院王建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天津胸科医院刘寅教授、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洪云教授自发地为当地医护人员准备了授课PPT,围绕规范化用药、冠心病的防治原则、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等主题进行培训,并回答了医护人员的提问。
夏云龙告诉医师报记者,在得知专家们要到卫生院义诊时,当地医护人员首先想到的是要培训。他们不需要多么前沿、高端的知识,更需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针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专家们准备了讲课内容。
此外,当地医护人员反映,由于缺少系统的培训,以及当地语言、文化差异性,他们有时无法实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与宣讲。
为此,王建昌、张萍、夏云龙、赵守国等几位教授提议,把10位当地医护人员拉到红11团群里,随时回答他们今后在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全体专家举手赞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