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用“中国标准”重新认识特应性皮炎
张建中 教授
特应性皮炎不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更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就患病率而言,特应性皮炎影响我国10%~25%的儿童和3%~8%的成年人。我国估计有7000万~8000万以上的患者,是一个庞大的人群。特应性皮炎患者往往由于严重痤疮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研究显示,湿疹皮炎类疾病的疾病负担在皮肤病中排名第一位。
从患者的认知度以及我国皮肤科医生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来看,我国在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方面还存在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等情况。特应性皮炎不仅是一个皮肤病,而且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应该被重新认识。
2016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组织特应性皮炎全国多中心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特应性皮炎诊断的“中国标准”。 这个标准是:病程超过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患者,个人和/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血清总IgE(免疫球蛋白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凡是有第一条表现,加第二条和第三条中的任何一项,该患者就可诊断为特应性皮炎。这一标准简化了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推动了中国医生对特应性皮炎的“再认识”。
研究发现,许多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中有IgE的升高。此外,各种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也参与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不仅如此,特应性皮炎还可以合并过敏性鼻炎甚至哮喘,症状越重,越容易合并这些症状。因此,特应性皮炎不仅是一个皮肤病,而且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因此,应该重视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特应性皮炎是慢性病,因此应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长期治疗,预防和减轻特应性皮炎的复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