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之北京协和医院首战风采

时间:2020-01-31 17:01:05来源:未知作者:赵静 阅读: 116825

今天是援鄂的第3天,按照国家医疗队的值班次序,终于轮到了我们出场了。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队员们对即将进入病房工作信心满满,充满期待,心中还有一丝莫名的激动。我们首个值班时段是2020129日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3点,共6小时。第一批出征的勇士分别是:刘正印主任医师(感染内科)、孙雪峰副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焕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科),李奇护士长(重症医学科)、夏莹护士长(内科重症医学科)、赵明曦护师(重症医学科)、白卉护师(感染内科)、马鸿鸣护师(重症医学科)、吕洪维护师(重症医学科)、王玉娥护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及张颖护师(感染内科)。

晚上8:00PM,队员们都早早来到酒店大堂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医院。出发前,韩丁副院长前来给队员们鼓劲、加油,叮嘱同志们认真工作、相互帮助、做好防护、平安归来。队员们上车前合影,并一起振臂高呼“武汉,加油!!!”

blob.png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首批即将进入病房值班的医护人员

blob.png

 

首批即将进入病房值班的医护人员将门禁卡聚在一起,体现了大家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815PM,大家进入病房。看到积攒一天的医用垃圾没人收拾,夏莹护士长全副武装后,小心翼翼地收拾好医用垃圾,并迅速整理好防护物,以供大家使用。

夏莹护士长带领大家清除垃圾,整理防护物资,准备进病房

8:30 PM,大家开始两人一组互相穿戴好防护服和隔离衣,最后由李奇护士长和夏莹护士长作为督导,对穿戴做最后检查确认,确保没有一寸肌肤暴露在外。穿好防护服后,我们不约而同地笑称自己是给患者带来快乐的“小黄人”。

blob.png

 

孙雪峰大夫穿戴防护服和隔离衣,李奇护士长进行最后检查

blob.png

 

“小黄人”陈焕大夫穿戴防护服和隔离衣,夏莹护士长进行最后检查

9PM,我们和北京医院同事进行病房交接班,正式进入病房。多年未值班的刘正印队长,再次重温了熬夜值班。作为协和知名专家,刘正印教授仍旧亲力亲为,同时也将他宝贵的抗击SARS经验倾囊相授,体现了专业、严谨、谦虚和务实的协和医者情怀,为我们年轻医护人员树立了榜样,让“协和”精神在战场上得到体现和发扬。

blob.png

 

推开身后的门就是战场,图中(从左向右)依次为陈焕大夫、刘正印教授和孙雪峰大夫

blob.png

 

推开身后的门就是战场,图中(从左向右)依次为马鸿鸣护师和张颖护师

9PM-次日3AM,医师3人,分为2组,每组3个小时,每次1-2人进入病房污染区收治患者;护师6人,分为3组,每组2个小时,每次2人进入病房污染区护理患者。经过紧张而有序的6个小时,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首个夜班一共收治新入院患者5人,护理患者28人次,其中3人病情较重。穿上防护服,带着眼罩、手套,使原本很简单的操作变得相对困难。拿着病人的肺部CT片子,因为眼罩上有冷凝水,我们需要将眼睛睁得更大,离得更近才能看清CT,唯恐漏掉什么细节;戴着手套给患者输液,无法摸,只能看着血管进行操作,这需要更娴熟的技术。重症医学科赵明曦护师是一个帅气的小伙,主动请缨加入抗击疫情一线。他告诉我,戴着护目镜,雾气蒙蒙,穿着防护服,从头到脚满身的汗,想吐,差点晕过去,有虚脱的感觉,但是他们仍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值班任务。

blob.png

白卉护师摘下防护眼罩和口罩时颊部和鼻梁部位压痕

3AM-4AM,我们和中日友好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接班,圆满完成了首个值班任务。队员们高度绷紧的神经一下子得到了舒缓。凌晨4AM,我们乘坐大巴返回下榻处休息,迎接明天新的工作。

凌晨的武汉,静谧而安详,柔和的路灯洒向大地,一切显得那么美好,谁能想到这里却是和病毒进行生死较量的一线战场。希望武汉同胞、逆行者们,还有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责任编辑:祁晓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