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让医学人文走向临床
随着我们的患者越来越多,做的手术也越来越多,但却突然发现,一台台手术对医生来说逐渐成为了一个不断累加的数字,却看不到尽头;患者来了又走,自己却很难再记起那个患者的样子……
叙事医学讲述的是生与死的故事,也讲述着医生在各种医疗行为中的心路历程。借助叙事医学,我们可以温化科学主义的冰冷外壳,撕开“还原论”理性的面纱,让人性的美丽得以彰显与绽放!一个医生若能通过叙事,入情、入理地与患者交流,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医患矛盾定将迎刃而解!
中医学人文思想渗入叙事医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杨秋莉 王子旭
在临床中,医生“望闻问切”的诊疗过程,体现着对患者的尊重与关怀。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医生除给予合理的诊疗方案外,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给予患者叙说疾病故事的机会。
告之以其败
肿瘤患者经常会问“为什么我会患有肿瘤?”这一提问真正的不解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疾病的病因病机;其二是引发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疾病的病因病机在确诊后,医生会对患者及家属做详细说明。
语之以其善
医生在讲解治疗方案的同时,说明治疗方案对肿瘤疾病的控制,转归的有利之处,分析总结患者目前情况对肿瘤治疗起到积极作用的方面,以此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
导之以其所便
医生在提供医学诊疗的同时,对患者生活中注意事项给予指导,如饮食,天气寒温,康复锻炼,心理的自我建设等等。患者会对医生给予的细致入微的建议心存感激,感受到医生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开之以其所苦
中医学中的“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使医生全面的了解患病的人。中医心理学中“以情胜情”“顺情从欲”“澄心静志”等方法,是医生们用于开导患者的有效疏导方式,让患者感到医生更了解自己,帮助他们从不良情绪中得以解脱。
“你不是恶魔 你是天使”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李春
疫情期间,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入住医院后积极配合治疗,经数日抗争,病情有所好转之时,她突然决定放弃治疗,并拒绝进食进水。护士了解原因后才得知,原来患者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当听到自己因感染病毒后,被不怀好意的人斥责咒骂时,瞬间觉得患病后无颜活下去了。
得知原因后护士立刻使用叙事护理的五大技术进行介入(外化、解构、改变、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
外化——把人和疾病分开:护士告诉患者:“你不是敌人,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解构——探索问题或行为背后的来龙去脉:透过倾听了解患者放弃治疗是因为无法接受群众的谩骂指责,也无法接受自己从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变成了一个“祸害乡里的罪人”。
改写——即患者从拒绝治疗的主线故事,转向配合治疗,并利用专长书写日记的支线故事。
外部见证人——指医生、护士等。叙事护理的五大技术可根据患者情况单独或联合使用。
画在方舱医院墙上的画
▲中国卫生影像杂志社 邵卫东
“每个患者,都有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很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叙事。患者生命故事的多样性,决定了从关注到再现再到归属的这样一个闭环中,基于叙事性(视角、关系、主体)精细阅读基础上的反思性写作(平行病历),一定只是'再现'的表现形式之一。显然也做不到让所有的医护都拿起笔来进行书写——尽管,书写是生命的一个庄重仪式。”——郎景和院士
提到叙事医学,很多有过粗浅接触的医护首先会联想到平行病历;一些媒体或自媒体,也常常把平行病历的集成,简单命名为“叙事医学”。叙事医学就是平行病历吗?或者准确地说,叙事医学的表现形式就只有平行病历吗?
按叙事医学经典理论的阐述,其三大要素中的所谓“再现”,是指医护必须再现他(她)在临床所见到和听到的生命故事,而“微小再现”、书写“再现”,即为平行/叙事病历书写的依据。大概,这就是平行病历被等同于叙事医学的“理论基础”了。
奥斯勒说过,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与可能性的艺术。从叙事的角度来理解,医学不仅需要科学的规范(循证医学),也需要艺术的直觉(叙事医学)。而直觉的起点,恰好位列叙事医学三大要素的第一位:关注——任何医疗工作都始于对患者的关注,倾听是关注的开始;然而,高达65%的人际交流是通过非语言行为实现的。
书写之外,通常我们会首先想到影像。举凡涉及到观看艺术的门类,如绘画、漫画(四格漫画)、摄影,以及电影、微电影和情景剧等,都可以归类于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管理处近年来在几家附属医院举办了多场由患者、志愿者和医护共同参与的艺术彩绘活动,美国医院艺术基金会派出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当他们拿起画笔时,脸上都挂着平和的微笑,仿佛所有的不安、痛苦和压力都消失了;2019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在国内率先推出“叙事医学影像作品展”,省内10余位资深摄影记者前后历时半年策划与实施,通过医学人文影像故事的记录和讲述,感受生命可贵、感念医学温度;郑州六院肿瘤科把医护人员帮助一位同时患有AIDS的直肠癌晚期患者消除病耻感、找回生命意义、最终回归故里的故事,改写成了情景剧《以心•以歌》,全国巡演多场,反响十分热烈;为帮助医护和患者战胜新冠疫情,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林帝浣老师与湖北省卫健委宣教中心合作,在武汉的包括各大方舱医院在内的近百家医疗机构,公益展览了他手绘的治愈系列的漫画作品,东莞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黄新武护士说,在狡黠的诙谐中蕴含禅理的画风,受到舱内病友的极度喜欢,果然是治愈系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