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驿站” 守卫生命
“重症患者就像是徘徊在悬崖边上,重症医学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竭尽全力让患者转危为安,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这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邱海波教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与死神较量的每一天
对重症医学而言,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关乎生死。所以,邱海波对自己、对学生、对年轻医生都要求极高近乎苛刻,对研究工作也是一丝不苟。
2015年5月,邱海波突发急性胰腺炎,边输液边召集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修改答辩论文,尽管身体虚弱,声音依旧有力,眼神依旧坚毅,要求依旧严格。每一个研究开始之前,他都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国际相关学术动态,反复推敲实验计划、论证实验的可行性。他重视科研与临床的结合,认为对临床无意义的研究就如同没有灵魂,不应为此浪费医疗和社会资源。被“苛求”的时间长了,学生们也自然地体会到其中的益处。
在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上,邱海波要求尤为严厉。每次制定治疗方案之前,他都力求对患者病情有精准把握,任何的无益干预都被禁止,任何操作都要依照流程,确保治疗方案的实施万无一失。
救治成功是最好的褒奖
在玉树抗震救灾时,一位30多岁的重症患者出现高热、休克和肾脏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很可能性命难保。邱海波亲自上阵,为患者进行床边血液滤过治疗,生命垂危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不料3天后,患者病情再度恶化,邱海波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紧急抢救,坚持守候在患者床边,及时调整救治方案,历时两周后终于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邱海波感慨地说:“每次抢救的成功都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会诊重症患者,他经常连三餐都顾不上吃。外出会诊完毕,不论多晚他总是搭乘最早的班机回来,为的是病房里依旧需要他的重症病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辜负重症患者的生命重托,而辛劳也化作银丝,爬上了鬓角。
解除病痛 温暖生命
20多年来,邱海波始终怀着对医学的赤忱之心,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先后参与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树地震、2014年“8.2”昆山爆炸事故和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工作,并多次担任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成功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他认为,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除了要不停地努力学习探索,创新重症抢救技术,还必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找到患者的痛点,去救治、安慰、鼓励他们。临床医生一定要把时间多花在病房里、多花在患者身上,他始终要求自己,不仅要做一名技术高手,更要有人文情怀,成为有温度的好医生。
(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程守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new络以通为用 中西医结合攻坚心血管慢病防治
挖掘临床诊疗新进展、新挑战与中西医结合破局思路,为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专业视角与实践参考。
2025-06-25 -
new瞿佳教授:打造综合防控体系 跨越近视“早发”与“高发”双重关卡
2025-06-23 -
new周新教授:吸入治疗是基础,三联是生物制剂使用的前提
2025-06-20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