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冠脉富含脂质斑块: 治标或治本?

时间:2020-05-07 14:56:14来源:未知作者:谢坤 李勇 阅读: 141601

富含脂质的斑块属于高危斑块。对于脂质斑块罪犯病变的介入治疗,一些病理学研究提示会出现远端栓塞和损伤部位愈合而恶化预后。

研究显示,在接受介入治疗的1621例患者中,2年随访时,有高达18%的患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但只有8.3%的事件与“罪犯血管”(即接受治疗的血管)有关,10.7%的事件与其他血管有关。

研究纳入1999例患者,平均年龄64岁,77.9%为男性,39.4%为糖尿病患者。

研究发现,“罪犯血管”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更年轻,有更多的糖尿病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史,特别是旁路手术史。病变也更复杂、更长、最终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更小和更少使用药物洗脱支架。使用二代药物支架者发生事件者较少。

该研究中,共有1189例患者在PCI术前接受了1283个病灶的红外光谱显像检查。

9例患者出现红外光谱显像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1例需要紧急搭桥手术。研究者对接受红外光谱显像检查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任何4 mm长的病变血管内,罪犯病变相关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

blob.png

日前,JACC发表了一项前瞻注册研究结果,采用影像学技术指导下介入(支架)处理“易损斑块”后2年的随访数据经过仔细分析,这个英文缩写为COLOR的研究得出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富含脂质(易损)斑块与远期事件不相关。二是影像学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病变是安全的,不影响介入治疗短期或2年预后。

这是一个非优效性结论

在 20世纪90 年代,“脂质斑块(LRP)”的概念就被提出,主要指富含脂质的斑块。 近25年来,LRP较多出现斑块内出血、侵蚀或(和)破溃,一直被认为与冠状动脉血管事件相关,被广泛认为是易损斑块,需要积极介入(支架)处理。

如何识别脂质斑块一度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的热点。很多研究也都在试图探索积极干预脂质斑块能否改善心血管终点事件。 

为了更加准确和敏感地识别易损斑块,一系列影像技术手段等进入临床应用,但因临床评价研究的方法存在各种不足,它们的临床价值如何却尚未得到确认。

COLOR研究对1999例行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进行2年随访,发现4 mm范围内最大LCBI与主要终点事件并无关联。

总体来讲,这是一个非优效性结论。其实对于这项研究我们还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到底是脂质斑块本身不具有危险性,还是近红外光谱测量(NIRS)对脂质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不高,或是以支架置入的方式来干预脂质斑块效果不佳?可见该研究的结论略显模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COLOR研究并不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01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PROSPECT研究报道了在6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分别行三支血管造影和血管内超声(IVUS),发现复发心血管事件不仅和“罪犯血管”相关,也和“非罪犯血管”相关,而“非罪犯血管”的斑块特点往往是脂质负荷大,纤维帽薄。

2017年JACC发表研究显示在1474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用OCT评估靶血管斑块,发现33.6%存在脂质斑块,且“非罪犯血管”相关MACE事件的发生和LRP密切相关。


脂质斑块导致的心血管事件?想简单了!

然而,识别出易损的脂质斑块,介入治疗是否有效?置入支架能否改善脂质斑块相关冠脉事件的发生?COLOR研究是迄今为止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大规模的观察性研究,但是如我们所见其结果却是非优效性的,还合并有0.45%的并发症,“罪犯血管”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3%。

可见,目前并没有证据支持以支架置入来减小脂质斑块破裂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支架置入治疗脂质斑块可谓仍停留在“治标”的层面。进而,如果介入干预脂质斑块并不能改善心血管终点事件,那么一系列用于评估脂质斑块的方法学研究也顿时黯然失色。

Nissen教授就COLOR研究发表的评述认为,之所以支架置入不能减少脂质斑块导致的心血管事件是因为我们把问题简单化了,首先冠心病并不是某一个斑块的问题,而是全身系统性的问题;其次斑块的特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脂质沉积等多个环节息息相关,因此针对脂质斑块的根本治疗方法也应是系统性的,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抗炎。这才是针对脂质斑块“治本”的方法。

COLOR研究结果显示,NIRS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备相当的安全性。但是,对斑块性质的评估以及对临床介入/支架处理病灶斑块必要性的判断,依然尚无可靠的临床意义。

实际上,包括COLOR研究在内的一系列研究的结果提示,完全聚焦于斑块的介入/支架处理(治标),可能并不能实实在在降低冠状动脉LRP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至少目前还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来为此提供依据。

临床上对脂质斑块的治疗仍需以整体的、长期的、综合的管理方案(治本)为宗旨,强化降脂和严格管理胆固醇、抗血小板和抗栓治疗、以及抗炎治疗才是防治冠状动脉事件的安全和有效的临床策略。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