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

时间:2020-07-29 14:23:19来源:未知作者: 江油市三合镇卫生院 蒋敏 阅读: 201743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限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心情。导致头痛产生的因素较多,以下就从中医角度分析头痛及其治疗。

头痛症状的病因较为复杂

头痛为不同临床病因导致的患者头部疼痛症状,头痛又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主要是不属于某疾病的头痛,为功能性头痛,如偏头疼、紧张性头痛都属于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主要是某症状间接导致头痛,比如由于患者颅内肿瘤等导致的颅内压升高,或受到外伤导致的头痛都属于继发性头痛。以上为现代医学常用的区别手段,在中医角度,中医强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里的头痛往往和风邪入侵有直接关系,患者饮食、身体健康、情绪等都会影响头痛。且头痛病位在于头部,其和手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等息息相关,这几个经都从头部流动。

中医对头痛的辩证

中医针对头痛的治疗,其重点在于辩证,要分析具体是哪里头痛,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对头痛的辩证有两种,分贝为辨经络、辨外感内伤。

辨经络  其中,若患者感受到疼痛部位 处于前额处,位于鼻根、眉棱位置,则辨别为阳明经;若疼痛位置处于头部两侧,患者有时单侧疼痛、有时双侧疼痛,则判定为少阳经;疼痛位置位于头部后方的,则判定为太阳镜;患者白会位置疼痛,透露最高位置出现阵阵疼痛,则可判定为厥阴经。

外感寒热  外感寒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头痛辩证现象,其表现为:患者头疼难忍,且伴随有恶寒、发热现象,舌头发白,身体有脉浮紧现象,且大多发病较急。内伤头疼的患者发病较为缓慢,伴随的还出现明显头晕现象,若遇到劳累或者患者情绪起伏较大,则头疼现象会加重,是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浊上扰的分型。

头痛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头痛的治疗最直接就是针灸,针灸的效果较为明显,一些继发性的头痛,通过针灸可有效改善症状并祛除病因。除针灸外,中医也针对不同的头痛对症下药,有多种治疗措施。但是中医治疗偏向于整体治疗,在治疗期间需配合医师嘱咐,禁烟酒、湿度锻炼并注意休息。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具有其独到的治疗效果,若头痛患者为阳明头痛,则可选择印堂为主穴针灸治疗。若患者为太阳头痛,则以大椎为主穴,少阳头痛的患者,可以率谷为主要穴位针灸。不同头痛病因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针灸治疗方式,若患者为受风导致的头痛,可以在针灸中加风池、风府。若为寒冷导致的头痛,则可增加玉枕、卤会。肾虚的患者可以加太溪、肾俞。

方剂配药  对于风寒性的头痛,患者受到风寒导致的疼痛,病情发展态势较为迅速,头痛现象较为严重,且头痛多集中在前额和太阳区,患者会感受到颈项部拘紧,若遇到风寒,头痛会更加严重。治疗可采用川芎10g,荆芥10g、薄荷6g、羌活10g、细辛3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6g治疗,起到散风止痛作用。

此外,若患者为风热头痛,其还伴随有发烧、口干、小便赤黄有异味,则判定为风热头痛,治疗采取方剂为桑菊饮加减,采取10g菊花、10g桑叶、10g桔梗、10g连翘、10g杏仁、6g干草、6g薄荷、10g芦根为方剂,综合治疗。

风湿头痛的患者其头痛欲裂,且头重,伴随有肿胀、紧缚感,四肢沉重、无力,全身酸痛,严重的还伴随有恶心呕吐。对此类患者治疗,可采取羌活胜风湿加减方式: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蔓荆子10g,甘草6g、藁本10g、防风10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