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成立

早癌筛查 誓打通癌症防控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0-08-06 10:13:55来源:未知作者:张向阳 阅读: 121061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张向阳)7月31日,“2020年北京地区早癌筛查研讨会暨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开幕,汇聚了豪华专家阵容及各类顶尖资源的早癌筛查平台“ECS计划”也同时推出,旨在造福百姓健康。

北京抗癌协会理事长、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院长表示,目前大家的共识是要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旨在传递肿瘤早期筛查的理念,让社会了解到早癌筛查的重要性;同时致力于推动国内早癌筛查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我国的肿瘤筛查与肿瘤科学防治事业作出贡献。

北京抗癌协会秘书长秦茵主持会议时表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更为关键的是我国80%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即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将肿瘤控制在基因癌变之前,对肿瘤进行早期的检测手段提出需求非常必要,这也是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成立的重要性。

blob.png

杜鹏   告诉老百姓什么是科学的规范的早癌筛查

“努力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早癌筛查标准,告诉老百姓什么是科学规范的早癌筛查。”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北京京西肿瘤医院院长杜鹏教授,明确了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具体目标。

杜鹏教授说:专委会的成立是对我们既往工作的肯定,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会将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癌症防治观念,促进早癌筛查科学和规范地发展,努力提高北京地区早癌筛查率,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我们将充分利用协会的专家资源,建立和推广标准化的癌症防治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早癌筛查工作者。”杜鹏教授说:“早癌筛查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仅是几家医院或几个人的事情,它一定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一起做好公益性的健康宣传活动,做好癌症的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知。”


张晓东   让主动筛查深入人心

“其实两年前我们就想做这工作,作为临床医生,门诊差不多有50%的癌症患者都是被我劝走的,因为都是癌症极晚期,实在没有办法挽救他们的生命。”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教授张晓东说:“为什么不做早癌筛查?特别是那些有高危因素的、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也没有早期筛查,真是令人惋惜。”

张晓东专门举例子说明了早癌筛查的重要性。

“一个特别晚期肠癌患者,有3个孩子,最小的儿子29岁。”张晓东教授说:“我建议3个孩子都来查体,结果其中一个孩子有一个横向的锯齿样息肉,如果不管,3~5年后几乎肯定变为癌。我们给他切除息肉后还告诉他,以后每2~3年复查肠镜。这种患者就不可能出现晚期癌。”

“我们希望通过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这个平台,借助媒体的力量,使得癌症‘主动筛查’的口号能够深入人心,造福广大老百姓。”


富大鹏   为基层医务人员做好培训

“作为来自于基层的医务人员,其实现在我觉得老百姓对癌症非常的重视,但对癌症的认识还不够,这种情况也同时存在于很多基层医务人员身上。”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关村医院院长富大鹏表示,希望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能够提高老百姓对癌症的认知,并且在培养基层医务人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富大鹏院长说:“今天我们成立早癌筛查专委会,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标准,对我们的基层医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同时还可以搭建信息化的癌症登记平台,这样有助于完善我们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  


ECS平台计划助专家网上“会诊”

权威专家网上防癌课堂、早癌筛查预约、同时预约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7月31日,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ECS平台计划正式启动,专家力量往前移,在网上为公众服务。

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秘书曹煜东博士介绍,该平台专家均来自北京肿瘤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北京多家顶级医院的业界权威,将定期在平台上以科普文章、视频以及直播等形式,为公众介绍通俗易懂的防癌和抗癌知识。在直播过程中,网友还可以向专家提问,进行互动。

此外,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早癌筛查预约、结果查询,并能够指定专家对筛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咨询治疗方法。


早癌筛查科普小知识

完整的早癌筛查流程通常分为总检评估、采集标本(主要是血液)、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超声检查等)、内外科查体、内镜检查以及报告解读。

总检评估 是癌筛的开始环节,通过肿瘤专科医生的问诊,了解和排查被筛查人自身是否存在致癌高危因素及家族病史情况。总检评估不仅确保筛查项目精准无误,更是个体化癌筛的主要体现。

血液检测  是初步筛查常见恶性肿瘤风险的必要手段。

超声检查  可发现身体主要脏器和结构异常,如结节或病变,主要判断包括甲状腺、乳腺、肝胆、脾、胰、泌尿系统及女性生殖系统是否存在肿瘤。

影像学检测 分为平扫,增强CT和核磁共振筛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可筛查肺部腹部及盆腔疾病和厘米级以下早癌。

内科检查 分为一般筛查和触诊两个环节,一般筛查通过视、触、叩、听等诊断学检查手段,对被筛查人全身进行检查;内科触诊是检查体表有无肿块。

外科查体 主要检测被筛查人身体浅表器官或可触及脏器是否有肿物,比如肛门指诊,用以初步筛查前列腺、肛门及直肠有无肿瘤。

内镜检查 主要分为胃镜、肠镜、气管镜、食管镜、膀胱镜等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专家如发现疑似问题,通常会对病变进行活检,并送病理检查。 报告解读 是整个早癌筛查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报告解读 在进行完上诉流程后,集齐所有检测结果,就进入了早癌筛查的最后一环——报告解读环节,这也是整个筛查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主检医师会综合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解读,并为其建立后续的健康管理计划。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