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钾血症防治:用对药是关键
高钾血症(血清钾水平>5.0mmol/L)是慢性肾脏病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且反复发作、发生间隔逐渐缩短。当前我国高钾血症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复查率低。一项源于中国的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我国高钾血症门诊患者的总体诊断率为2.53%,治疗率为8.69%,而7天复查率仅11.4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随着年龄相关性疾病的高发,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但其症状不突出,所以诊断率偏低,治疗率因此也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主任程虹教授提醒说,高钾血症若未进行长期规范化管理,患者将面临更高心律失常及猝死风险,影响患者整体预后和生存率。
高钾血症诊疗现状不容乐观
“这些年来,高钾血症的治疗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程虹教授回忆说,“就拿急性高钾血症来说,早期,治疗一般会给患者补碳酸氢钠,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或者给患者输注胰岛素,同样也是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再后来,有了降钾树脂可以纠正急性高钾血症。如果患者血钾特别高,病症又急又重,万不得已时还可以给患者做血液透析。”
时间来到新世纪,我国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高钾血症的治疗手段愈发多样,但高钾血症的防治仍面临着的巨大挑战。在程虹教授看来,目前公众对高钾血症的重视远远不够。高钾血症症状不明显,但当患者有明显症状时——心律失常等,这时血钾水平就非常高了。程虹教授建议,对高危人群要进行血钾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很多患者对高钾血症复发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程虹教授说,当前高钾血症的诊疗现状不容乐观。她强调,控制好血钾意义重大,因为血钾持续升高不光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高发,还可能造成肾脏疾病的快速进展,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慢性高钾血症临床治疗需求尚未满足
高钾血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因而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赵明辉教授指出,急性高钾血症病情危急,必须紧急抢救,如若不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可选择静脉注射胰岛素或者碳酸氢钠,还可使用利尿剂促尿等。若无法及时到医院就诊,这时可以选择口服降钾树脂,以及环硅酸锆钠散这类降钾制剂。
而对于慢性高钾血症,赵明辉教授说:“我们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慢性高钾血症究竟是以什么标准决定患者将来的心脑血管事件和肾脏病的进展。这个标准决定了何时需要给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慢性高血钾症,尽管患者有一些耐受,但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患者可能马上会出现急性高钾血症,依然很危险。”
程虹教授补充说,治疗慢性高钾血症,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原因。是肾功能不全,是服用了一些RASS阻滞剂或者治疗心衰的药物,还是慢性糖尿病肾病,甚至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特殊的饮食偏好,如高钾饮食,或长期食用低钠盐,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慢性高钾血症。“因为饮食原因导致的,我们可以去除病因,但肾功能不全,或者说患者有心脏病,必须服用RASS系统阻滞剂,这些原因就难以去除。”
谈及目前临床中患者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程虹教授说,处理急性高钾血症,在急诊或病房都有相应的措施,最不济还可以做透析。而应对慢性高钾血症,尤其是跟药物相关的高钾血症,临床上急需可以配合长期使用的降钾药物。
创新降钾新药填补慢性高钾血症治疗空白
令人欣喜的是,环硅酸锆钠散今年在国内的上市,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能满足慢性高钾血症患者长期使用的需求。
“与降钾树脂相比,环硅酸锆钠散作用机制、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方面都有较大优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其优势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医患认可。”程虹教授认为,临床医生治病,尤其是内科医生,靠的是药,如何选好、用好药品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需要长期服用的伴侣药,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拿降钾树脂来说,其口感就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环硅酸锆钠散的特殊机制,使其胃肠道反应非常小,并且和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相互作用也小。这个药物在胃肠道起作用时不被人体吸收,其吸附钾以后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使用非常安全。从依从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面来看,创新降钾药物环硅酸锆钠散具有不同于降钾树脂的优势。
据了解,环硅酸锆钠散是一个在全胃肠道捕获钾、吸收钾的药物,其起效速度快,服药一小时后就起效,高钾血症患者服药两天内血钾就可以恢复正常水平。相关研究显示,接受环硅酸锆钠散治疗的患者中,近九成治疗1年维持血清钾<5.1mmol/L。
对于环硅酸锆钠散的功效,赵明辉教授同样指出,从目前三期临床研究来看,该药物长期使用也是安全的。过去降钾药品昂贵,长期使用还会带来危害,所以目前患者还没有建立起高钾血症需要长期治疗的习惯。要培养出这样的习惯,离不开药品的可及性,一旦可及性有了,国内高钾血症的防控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