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郎景和 警惕人文缺失的医学危机
医疗显然并不总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还应更重视体恤和关怀,这就是特鲁多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不能保证治疗好每一个患者,但要保证好好治疗每一个患者。
作为医生或患者,如果忽略对话与交流、关爱与信任,医生的心智会“板结”和“沙漠化”,患者的意念会“孤独”和“迷茫化”。
“技术至上”“唯技术论”“唯数字论”以及“技术经济化”,致使“医学技术”成了医疗的代名词,形成医学的浮躁化和功利性。
一个现已显露的问题就是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忽略认知和实践的局限和偏颇,忽略多因素全方位的影响和作用,忽略思维方法和哲学理念的缺憾,固守数字、机械照搬,成为新的“技术官僚主义”。所谓“唯客观”是瞻,见病不见人,乃从医之大忌。离床医疗将成为危险倾向,而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
高效的现代检查技术和实验流程会导致辩证统一的缺失,活生生的人体作为整体,可能被分割成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部件。我们可能偏好于微观,而忘却宏观的认识,以及两者反复结合,对照辨证与综合分析才能得到完整全面正确的认识。
医学并不是一门纯粹的、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时刻变换、难以琢磨的知识技术和意识系统,有强烈的实践性、局限性和风险性。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的机体,是有思想情感、有意识意愿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的人。
总之,不重视医学人文就会有医学危机。我们呼唤回归医学本源,努力探索哲学智慧,永远走到患者面前去,追求医学真善美的永恒之道!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推荐阅读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热门资讯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